城乡供水一体化的“黄州模式”

陈策楼镇陈家寨村因离城区较远未通自来水,村民们生活用水大都来自村里的一口自挖井。“以前我们这里井是多年前就挖的, 水浑浊还得出门去挑,时间长了水就渐渐少了,水质也不好,挑回家还得澄清才能用。”该村一位姓陈的爹爹这样说。

“而现在我们只需轻轻拧开水龙头,就能喝上清甜水……真的方便呀!”黄州区陶店乡杨家湾村民杨志国一边用自来水洗着菜,一边感慨地对我们说。

“黄州区部分乡镇村组离城区较远,地势复杂水源低、雨多坡陡不易蓄。吃水难,是黄州农村百姓世代面临的难题。实现与城内居民一样的供水,成了村民的迫切愿望。”黄州区水利和湖泊局相关负责人这样对我们说。

2019年起计划用三年时间,全面解决农村饮水短板问题是黄州区委区政府作出的战略部署,按照“统一规划、分布实施、分类施策、整村推进”的原则,全面实施户网改造和“一户一表”改造工程,被列为2019年黄州区政府十件民生实事之首,是黄州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关键战。截至2021年10月底,经过三年不懈努力,黄州区农村供水提升改造工程项目全部竣工,实现了同城、同网、同质、同价、同管理、同服务的“六同”城乡供水一体化。

是怎样的智慧和力量让黄州跑出了解决吃水难的“加速度”,尽锐出战破水困,从“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到“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再到“农村饮水安全提质增效工程”,黄州区委区政府解决农村群众“喝上放心水”的脚步从未停止。

黄州,前界大江,后倚崇阜,山川相缪,郁乎苍苍。大自然馈赠给黄州美好景色的同时,也雕琢出“由东北向西南倾斜,如同一只大海星栖卧在长江与巴河交汇,东北部以低丘岗地为主,南部以滨江冲积平原为主的独特地形地貌。“

有的乡村山路弯弯,吃水全靠扁担"是我们调研过程中上至古稀的婆婆爹爹,下到三十出头小伙的共同经历。

“吃水太难了!早晚要到1公里外地方去取水,有时候人多一等来回一趟近半个小时,真的又累又不方便呀!”说起当年扁担挑水的心酸事,堵城镇堵城村吴佑平老爹爹仍记忆在心。

民之所望,施政所向。黄州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从2007年正式实施,2017年底已实现了农村自来水户户通,到2019年10月全面实现了城乡一体供水,农村居民“有水喝”、 喝上“放心水”的目标基本实现。农村供水工程虽然建起来了,但存在短板,主要是村级配水管网标准低、渗漏严重、水压不稳、农村群众用水负担重,需要更新改造,提质提标。

区委、区政府正为解决这一项重大的民生问题苦苦寻找解决方案——据调查,全区96个村(小区)计14.07万人因水压低或水管破裂或管理不善无法正常供水。数据是冷的,背后的百姓呼声却异常强烈的。在“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中,农村安全饮水问题是黄州基层群众反映的最集中的几大问题之一。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态度十分鲜明:做好农村供水保障是践行以人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利益问题的需要,是实现共享发展的需要,是实施乡村振兴的需要,也是黄州区水利湖泊部门的重要之责。在此背景下,该区拟实施农村供水提升改造工程,即黄州区农村饮水安全户网改造提升工程,主要通过实施村级供水管网提升改造和“一户一表”升级改造。提出利用三年时间,全面解决14万农村人口(其中:脱贫人口1.7416万人)饮水安全问题。

如何按时保质保量将千头万绪的农村饮水安全工作落到实处?

区委区政府立下“军令状”,打响攻坚战。以制度建设为切入点,以组织建设为着力点,以部门联动为关键点,有序发力,精准实施、长效管理,全面打好农村安全饮水改造升级攻坚战。

——区委、区政府成立了以区长为指挥长、分管副区长为常务副指挥长的工程建设指挥部,以打攻坚战的决心高位推进该项工程。2019年4月份以来,区委、区政府领导通过会议、现场督办、座谈、听取汇报、指示批示等形式30余次协调推进该项工作。区委书记夏志东同志、分管副区长王立三同志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解决农村饮水安全工作推进中的问题困难。黄冈市自来水公司、各乡镇办、区直有关部门、相关村组、黄州区水利和湖泊局齐发力,保障按时有序推进。

——深入各乡镇街道村调研,因地制宜,制定实施方案,做到“一村一方案”,根据轻重缓急制定分期实施计划;针对堵城镇、禹王街道、陈策楼镇部分村水压不高问题,联合供水单位兴建禹王、砂子岗供水加压站各一座。

——组建工作专班,主动作为,充分发挥协调、指导、督办作用;各乡镇街道相应成立了工作专班,积极履行主体职责;各项目村主动担当、积极宣传,引导广大群众支持、参与、配合、监督工程建设;区直各相关部门各负其责、积极配合;黄冈市自来水公司也组建专班,全程参与、主动担责,充分发挥其职能和技术优势;各单位、各级、各部门齐心协力,确保工程顺利推进。

——指挥部办公室精心组织,靠前指挥,坚持项目建设“四制”管理机制,规范建设程序,加强政策宣传,强化监督督办,会同参建各方及受益群众严格施工过程监管,保证建设质量,督促工程进度,确保将民生工程建成精品工程、亮点工程。

——黄州区在实施贫困地区农村饮水“清零”行动中,逐户排查,一户一策、一人一档,建立贫困群众饮水整改剩余工程量数据库,开展农村饮水不通水户数大排查,将贫困人口饮水安全向题的解决与非贫困人口饮水安全巩固紧密结合,坚持因户分类施策的原则实行“清零”行动。

——黄州区一方面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另一方面在全区财政紧张的情况下舍得向饮水安全投人。2018年争取到中央预算内资金256万元,省级配套资金142万元,水利补短板债券资金733万元。2019年区政府统筹资金4208.3万元,中央农村饮水工程维修养护资金41万元。各级严格按照扶贫资金管理制度和要求,确保项目资金及时足额拨付到位,把每一分钱用在刀刃上。

——依托黄冈市自来水公司专业技术力量,严把材料设备质量关,所有管材、管件、设备、材料均经过公开招标程序采购,确保质量可靠;抽调水利系统技术骨干,全程参与工程建设管理,确保工程建设与管理的无缝对接。财政、水利、市自来水公司及各乡镇办积极配合。请村民代表全过程参与工程建设的监督。

“黄州区累计投人1.24亿元,其中政府投资8000万元,累计完成管网改造约1795公里,覆盖人口14万人,其中脱贫人口1.7416万人,实现城乡安全供水全覆盖。”黄州区水利和湖泊局主要负责人介绍道。

如何将黄州水利人的责任担当体现为农村群众解决饮水难处?

按照一个项目一套专班。局长、分管副局长带着技术人员深入到缺水最严重的村现场调研,多方听取群众意见,把一个个用水难题联成一个个解决方案。

为解决供水保障程度不高,长效运行机制不够完善问题,黄州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先后出台实施方案和实施细则,现场督办会26余次,一镇一策,因村施策,逐个破解、全面达效。同时,为有效确保脱贫攻坚饮水安全不漏一户,不掉一人,全局组织4个工作组,抽调18名技术骨干,有的甚至牺牲双休日,进村入户排查整改问题。

进一步强化部门工作合力,不断改进工作方式,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以“钉钉子”的精神打通难点阻点,全力打好饮水攻坚战。

设立农村饮水安全投诉专线电话并开通“黄州农村饮水”微信公众号,畅通群众反映问题渠道,积极回应百姓关切,广泛接受社会监督。建立统一台帐,实行按责转办、限时办结、统一督办,办结销号的运行机制,打造集中管理,上下联动,协调有力,高效便捷的服务平台。

“水有问题,请联系我们”不仅是一句口号,更是一条揉进了感情,融入了亲情的“亲民线”,根植于全区广大农村群众之中。无论是政策咨询类还是用水问题类的大事小事,只要通过拨打热线或微信投诉,水利系统工作人员都会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进行处理。

如何创新“模式”提升效能让群众真正享受到安全饮水益处?

进入新时代,打破城乡供水二元结构实现城乡供水同质同服务,已然成为百姓的新需求、新期待,也成为水利部门攻坚克难的新战役。在黄冈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和积极推动下,按照市委、市政府支持黄州区加快发展现场办公会会议精神,黄州区政府与黄冈市自来水公司开展战略合作,在黄州区创建了以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目标、以政府为责任主体、以企业管理运营为主体的供水城乡一体化模式。让全区农村农民特别是贫困群众在供水方面享受“同城、同网、同质、同价、同管理、同服务”的“六同”待遇,采取“整体打包、整体移交”的方式,实现“农村供水城市化、城乡供水一体化”的目标。城乡居民饮水不仅做到了“面的覆盖”,而且实现了“质的提升”。并在全市推广,成为“全市率先、全省前列”的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典范,得到了省水利厅、市政府的高度肯定,被誉为“黄州模式”。

“安全饮水是关乎黄州区农村群众每个人的大事,我们主动作为,引进先进理念,规范管理,形成制度化,确保长效可持续,努力将黄州区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成为全市的优质工程、示范工程,做到了安全饮水不落一村、不落一户、不落一人。”黄州区水利和湖泊局主要负责人对我们讲。

因地制宜建机制,也就是“一制一表一平台”,“一制”,即村镇统一实行“挂表收费,户外计量”;“一表”,即推广和安装预付费IC卡智能水表,实行水费并网收缴;“一平台”,即开通网上水费收缴平台。

该区坚持“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原则,黄冈市自来水有限公司为全区统管单位,制定并落实《黄州区农村供水工程运营管理办法》,即从“源头”保障放心水,到“龙头”供应健康水,延伸至“心头”感受幸福水。

2021年9月,湖北省水利厅、黄冈市水利和湖泊局有关领导,检查了黄州区农村饮水安全工作,对其运行管理模式给予了肯定。

“以前每天两趟下去1公里外挑水,儿子和媳妇担心我怕腿不好出危险。现在管子接过来了,水龙头开一下水就来了,喝水方便得很,水费比以往少2—3倍。"砂子岗村一位72岁的陈爹爹笑逐颜开。

自来水接通后,被挑水“锁住”的劳动力解放出来,通过自主创业外出打工等方式改善了生活条件。也有一些因水困离乡的村民重返家园,通过多种方式走上了脱贫致富之路。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不仅方便了群众用水,也推动了群众致富。现在农业结构调整了,农村旅游发展了,农家乐也开起来了。"区水利和湖泊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泉水来,“活水"来,火车站开发区舵塘村贫困群众因水受益。自来水入村后,招商引进化工制造等4家企业落户该村,技术要求不高的企业优先录用贫困户,29个村民实现“在家门口就业”,有了稳定收人。

一些村组选聘管水员时,优先考虑建档立卡贫困户。贫困户通过培训上岗,既增加了收人,又通过掌握一技之长增强了迈向美好生活的信心。

人有水喝,畜有水养,源头活水带来了山村新景象。供水工程通水后,陈策楼镇古楼园村村民王冬民一家搞起了土鸡养殖,他一家仅养殖一项年纯收人就达到6.04万元。堵城镇外岭村村民依靠农村饮水工程吃上了“旅游饭”。陶店乡饮水安全工程不仅解决了村民饮水问题,还为当地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条件,带动第三产业迅速发展。活水引来瓜果香。

一枝一叶总关情,滴滴甘露润民心。如今,黄州区小山村里流淌的“脱贫水”,正伴着全区广大农村群众和全国人民一道,齐步走上小康生活的幸福大道。

责编:徐琛


(作者:赵飞 倪国珍 吕建明)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