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州区水库移民生活“芝麻开花节节高”

早春二月,乍暖还寒。步入黄州区东湖街道六福湾社区,映入眼帘的是错落有致的高楼、规范整洁的花坛,小区内配套完善、环境优美;车行至堵城镇幸福小区移民安置点,刷黑的柏油路宽阔平坦,一排排楼房鳞次栉比、整齐划一。

黄州区大中型水库移民共有1773人。十多年前,水库移民群众居住位置相对偏僻,基础设施薄弱,安居问题成了当时水库移民的最大难题,成了黄州区移民工作的一件头等大事,解决水库移民系列难题迫在眉睫、势在必行。

围绕民生抓建设

水库移民项目建设的原则就是要解水库移民之难,什么问题突出就解决什么问题。

2021年,区水利和湖泊局积极申报六福湾社区创建省级移民美丽家园项目,获得省级移民美丽家园示范并以奖代补资金300万元,通过社区四议两公开和广泛征求意见,实施移民项目重点建设小区内道路修整4000平方米、小区内路灯更换101盏、建设完小区内道路刷黑23175平方米。通过实施移民美丽家园项目着力打造“一村一景”、“一村一特”;促进乡风文明,真正建成村庄美、移民富、村风好,山清、水秀、人和的美丽家园。

“水渠硬化,灌溉不愁,趁着自己身子骨硬朗,还能挣点菜钱。”堵城镇外岭村的吴爹爹用锄头把托住手肘,憨厚地说。该村共有水库移民户92户、223人,水渠硬化的资金就来自重点水库移民村后扶项目。

移民后期扶持政策,是解决水库移民生产生活困难,促进移民安置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

后扶政策实施后,全区的扶持资金从原来的年均100多万元增加到每年近300万元,扶持标准让安置区原迁移民每人每年增收600元,后期增长人口扶持方式为项目扶持。对安置区的美丽家园、产业开发、基础设施、就业培训等项目扶持力度也进一步加大,安置区移民得到了更多的优惠实惠和政策红利。

陈策楼镇张新湾村移民产业扶持项目正在建设五亩大棚,采取钢构方式,内设置框架式钢构、采用热锌合金管材,防腐高强塑料布、采取喷灌滴灌形式、建设高标准葡萄基地……

据统计,后扶政策兑现以来,全区先后争取到位各类移民资金0.5亿元,并探索建立了精准后扶、避险解困、产业开发、设施建设、安置区管理五大扶持机制,一批批后扶项目先后启动实施,不仅为库区和安置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活力,也解决了安置区一大批热点、难点、焦点问题。群众的归属感、认同感更浓。

立足实际创特色

搬来陌生的环境,就业难、创业难成为水库移民的“通病”。“因村制宜”成为解决这一难题的“钥匙”,黄州区充分挖掘移民安置区资源优势,重点水库移民村逐步形成“一村一品”、“一村一特”的产业格局,充分发挥优势特色产业在水库移民增收中的主导作用。

区水利和湖泊局积极贯彻落实各级后期扶持精神,紧紧围绕建设“宜居、富美、和谐” 移民村的目标,紧扣助推乡村振兴、移民同步奔小康这一主线,聚焦移民最急最需最忧的突出问题,在坚持普惠的基础上,补短板、扫盲区、树亮点,精准扶持,定向发力,全面提升扶持效果。

2021年至2023年期间,移民村共累计投入资金1200万元,完成含交通道路硬化、太阳能路灯亮化、村居美化、街道两侧及广场绿化、塘堰治理、产业开发、饮水安全等建设内容的各类后期扶持项目48个,较好地改善了安置区移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了移民群众的收入,充分体现了移民资金普惠性,达到了移民群众能够安居乐业、创收致富、和全区人民齐奔小康的总体目标。

跟随父辈迁移过来的水库移民倪华东告诉笔者,“刚开始总是有从零开始的担忧,但是来到这片土地,我们没有感受到任何隔阂,完全融入到当地的生活,成为一份子。”

探索增收新路子

去年全区通过“一卡通”一次性及时足额发放直补资金近31万元,受益水库移民达500多人。发放个人直补扶持政策资金,支持水库移民发展产业致富,完善一套“输血+造血”链条组合,既改善了水库移民的生活环境,更提升了水库移民的质量。

怎样让水库移民收入再多一点、生活再幸福一点?这也成为了水利部门思考调研的课题,在用足现有政策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水库移民致富增收途径,进一步提高水库移民幸福感。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一种新型的发展机制在日积月累、多方争取中探索出来了。”晨鸣纸业车间建在家门口,菜市场、超市就在门口,户户都通上自来水,村内有公交车方便出行,连孩子上学也不用犯愁了,现在又把厂子办在了家门口。”移民们喜笑颜色开纷纷议论。

六福湾小区是水库移民集中安置点,自2016年搬迁以来,村民们腾出了更多的时间向二、三产业转移,通过加强移民转移就业培训,一部分村民在就近的工业园区找到适合自己的就业岗位。目前,移民的生活逐步走上了正轨,“等、靠、要”的消极思想逐步被焕然一新的生活环境激发掉,胡搅蛮缠等救助的少了,走出家门主动创业求业的多了。

共同缔造新家园

“环境改善了,安全性增强了,心情也舒畅了,我们生活得也更幸福了……”说起小区的变化,六福湾小区居民李奶奶赞不绝口,喜笑颜开。

宽敞的人行过道、摆放有序的垃圾收集点、整齐划一的停车位……“小区环境好了,人的心情也变舒畅了。”她继续对小区环境的改善赞不绝口。

为彻底解决和谐小区环境问题,“文明城市”联创联建片区牵头单位区水利和湖泊局来到该小区,经过多次听取居民的意见建议,最终形成了“部门+社区+居民”联动机制,实施“社区——网格——楼栋”三级管理体系。

“定期组织召开联席圆桌会议,认真听取小区业主意见和建议,制定完善改造计划方案,对小区业主提出的疑难问题进行现场解答。”区水利和湖泊局一位驻社区负责人介绍。

改造排水系统、强弱电线入地进箱、增设垃圾收集点、社区绿化、种植樱花……经过一系列改造,和谐小区旧貌换新颜。

“现在小区敞亮多了,干净多了。”小区居民王大妈开心地说。

“楼下早餐店、便利店、修理、理发一应俱全。”小区便民生活圈内,完全能够满足居民日常生活所需,同时非常便捷,走路几分钟就能到,根据居民需求,设立理发屋、广场舞之家、健身房、棋艺馆等各具特色的便民服务功能室,让移民在家门口就能轻松享受从“油盐酱醋茶”到“衣食住行乐”的服务。

“后期,我们还将继续完善小区功能,为治理赋能,居民的生活质量、归属感和幸福感也将显著提升。”社区负责人说。

“今后,我们要更进一步探索和谐小区好作法好经验,坚持党组织领头,居民人心凝聚的关键在于党建引领,建强楼栋党小组,建好党员中心户,为居民提供精准服务,铺建起信息上传下达的‘高速路’,住得才安心又舒适。”区水利和湖泊局党组书记、局长奚俊红说。我们将继续参与小区的创文创卫工作,加强党建双向联系,做好局机关与社区共同缔造等工作。

建强组织堡垒,激活小区治理“神经末梢”。以小区“圆桌会”为载体,建立党支部、业委会、物业“三方联动”和下沉党员、在职党员、业主代表“三方共管”的议事协商机制,小事找党员、大事找支部形成共识。

移民的故事,生动而绚丽。而今,沐浴在时代春风里的移民们,正在黄州主城崛起的路上,中流击水,踏浪前行……

文稿:区水利和湖泊局 吕建明 | 摄影:吕建明、史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