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州区陈策楼镇京九兴村石头湾自2023年12月被选为省级共同缔造调度试点以来,石头湾深入践行“五共”工作法,从发动群众决策共谋入手,有效激发群众参与共同缔造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实现村庄环境不断改善、自治能力不断提升。
找准需求,夯实共谋基础
坚持将找准群众需求作为共建共治共享的前提,多方式、多渠道收集群众意见建议。入户遍访建感情。结合农村实际,利用早、中、晚群众在家时段,以拉家常、咵咵天、帮做事等形式,真正走进群众家中,用一句问候、一场家谈、一份关怀,增进同群众感情,让群众愿意讲真话、讲心里话。线上联系扩渠道。建立小组微信群,保证每家每户至少有1人加入,通过不定期随时联系,沟通了解在外人员工作生活需求和意见建议,畅通群众随时表达诉求、想法和“随时说事”的渠道。座谈交流听意见。建好用活线下协商阵地,以党群服务中心、聚星之家、农户庭院为载体,开好“聚星夜话”、湾组会、庭院会,征集民情民意76条,形成4类13项共谋事项清单。
建强组织,凝聚共谋力量
聚焦解决“群众有话找谁说”问题,建立“党组织+群团+自治”网络体系,让人人都找得到组织。上下贯通强引领。健全完善石头湾“党支部—党小组—党员中心户—党员—群众”五级组织架构,深化党员挂牌亮户行动,明确1名党员结对联系8户群众,形成党小组、党员、群众互联互动良性循环。延伸触角“唤”热情。依托党组织把共青团、妇联、工会等群团组织延伸到湾组,以“共同缔造美丽石头湾”为主题,结合群众需求,组织开展义诊、慰问、救助、帮扶等志愿服务活动10余期,点燃群众参与共同缔造热情。激活自治“带”群众。组建共同缔造理事小组、爱心小组、工匠小组、互助小组、建筑服务队等8个自治组织,把湾组骨干力量推选为带头人,当好决策共谋的倡导者、发动者、组织者和执行者,推动群众有序参与共谋协商。
立足长效,探索共谋机制
建立长效共谋机制是保障群众长期有效参与决策共谋的重要途径,石头湾创新探索协商议事日、“三议”协商制,确保共谋成效落到实处。定题协商优流程。结合共谋事项清单性质和内容,按照理事会提议、群众会商议、户主会决议“三议”协商制,开展定题协商议事,提高湾组议事质效。定约协商优模式。坚持“五民工作法”,将议事协商办法纳入小组公约,以公约来促进群众参与议事,让“有事好商量、遇事多商量、众人事众人议”成为常态。定期协商优落实。结合每月主题党日开展共议协商,对上月议定事项落实情况进行梳理,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判并做好群众会、户主会的跟进督促,确保共同商定的事项“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项项出成效”。目前,13件共谋实事清单,已完成湾组1.5公里循环路修复、当家塘清淤改造、健身小广场等12件实事。
丰富载体,提高共谋实效
将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作为汇集各方合力提高共谋实效的重要抓手。坚持会上会下联动。以群众房前屋后微改造为切入口,会上集中研讨改造设计方案,梳理改造施工疑难点;会下带着问题组织理事会成员直奔现场,与每一户群众沟通意见,以边看、边听、边议的模式现场形成决策意见,进一步提高了群众的支持率和参与度。坚持场内场外联动。对于在共谋环节中,意见未达成一致、工作配合度不高的留守老人及其他思想保守的人群,工作人员“场外求助”其在外子女或亲朋好友,取得他们的支持,并协助做通家中老人的思想工作,实现“曲线通车”。在房前屋后微改造项目中,通过“场外联动”共筹集到改造资金7.6万元,完成48户房前场地硬化1864平方米。坚持集体个人联动。对于湾组产业、出行道路、湾落环境等公共事,建立“1+N”管护机制,明确“建、管、护”职责;对于庭院环境美化、环境卫生管理等个人事,以湾组自治组织为主导,推广“庭院三包”引导群众做好常态化管护,以生态美、生活美厚实发展美、治理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