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州地名 | “黄州”篇

黄州,前界大江,后倚崇阜,山川相缪,郁乎苍苍。凡地名的产生是有其缘由的。一个地名或有多种传说,一个传说或依附于多个地名。黄州地名的多姿多彩蕴含着大量的历史文化信息,是源远流长的文化积淀,时过境迁的岁月钩沉,具有鲜明地方特色。

在全区人民群众认真学习中共十九大精神,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形势下,区政协文史委、区民政局联合编辑出版以黄州地名文化为主题的第十辑文史资料,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黄州全境图

黄州是古行政区划地名。其名始于公元579年(北周大象元年),距今有1400多年。北朝末期,北周出师伐陈,杞国公宇文亮攻占大别山南麓广大地域,将南朝陈后主(陈叔宝)统辖梁时的南司州改名为黄州。并设置黄州总管府,领黄陂、南安县地。自此在大别山南麓地域中就有黄州这一行政区划地名。此名中的“黄”字由来,史志上的说法不一:其一说本地域古为黄国,后经史学家们考证予以否定,古黄国在今河南省潢川境内,距离甚远。其二说,黄州之地多黄土而冠以“黄”字,此说法太浅薄,不被学者认可。其三说,可见诸杨守敬(光绪十六年任黄冈县教谕)专著《隋书地理志考证》。该书载:“后(北)周黄州,因黄祖黄城镇为名”。这句话的史实是:东汉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刘表任部将黄祖为江夏郡太守,为防御孙吴、曹魏侵扰,令黄祖在于阳(今黄陂)境内筑土城,并分兵据守。因此城系黄祖所筑,故名“黄城”,作为军事据点亦称“黄城镇”。

清乾隆黄州府城图

黄州诞生于战火连绵、社会动荡、朝政更迭频繁的年代。当时境内地荒城破、人烟稀少、经济困乏。直到隋文帝杨坚灭后周,统一分裂局面后,境内才始得安定,百姓安居乐业,经济逐步恢复。隋开皇三年(公元583年),朝廷诏令革除魏晋南北朝以来紊乱的地方官制,废郡守而行州县制,改衡州名黄州,本地域原设置的西阳、齐安、梁安等郡俱废。黄州领南安、廉城、梁安(由原南安中分出的)3县。

唐初,朝廷推行让步政策,轻徭薄赋,使多年频于战乱的人民得以休养生息,发展农业生产。早在东汉初年,庐江太守王景的“教用犁耕”之法试行于境内,但因连年战乱,牛耕之法在境内未能普及。唐龙朔年间牛犁耕田之法在境内全面推广。犁耕代替“刀耕”,这是生产力上一大进步。黄州境内土地肥沃,地域辽阔,“牛耕”推进了土地的开垦,耕地面积逐年扩大,农业收成大增,人民生活日益富裕。

宋代的黄州从经济状况来看是下等州,城廓建设极其简陋,是北宋年间朝廷贬谪官员流放之地。是故先后有遭贬官员王禹偁、苏轼(亦名东坡)、张耒(名文潜)谪居黄州。此三者均为当时文坛上的名流,尤其是苏东坡被誉为唐宋八大文学家之一。他们用如椽巨笔写了千古流传的鸿篇巨制。王禹偁《黄州新建小竹楼记》、苏轼“一词二赋”、张文潜《柯山集》,将黄州城区原生态的自然风光、风俗民情、人文轶事著入诗词文赋之中。黄州之名由此播于宇内,其后引来数以万计的迁客骚人、政界名流、社会贤达观光瞻仰,追思凭吊。这是黄州历史文化上浓墨重彩的一页。

元朝至顺元年(1330年)河南江北行省:黄州路、蕲州路区域范围

元朝,立黄州路,设黄州路总管府,领黄冈、麻城、黄陂3县。元·至正十八年(1281年),朝廷在黄州立黄蕲州宣慰司,辖蕲州、黄州、河南光州,五年后撤销。此时黄州地广人稀,朝廷移山东、河南之民入境开垦,并引进棉种,民间开始推广种棉织布。

明中期以后,境内经济、文化、社会发展较快。据弘治《黄州府志》记载,八属共计11.2万户,93.3万人,人丁兴旺。耕地面积增至365.3万余亩。为防水旱灾害,官督庶民在“五水”及沿江流域兴修垸田、圩堤,高埠修筑山塘,境内野无遗土。年征田赋25.64万石,蚕丝3712斤,织绢1993匹。此外,还有各种禽兽皮毛,珍稀药材等。尽管地方上出现豪绅富户兼并土地,赎买奴仆,但一般民众生活均较富裕。经济繁盛为境内文化教育事业发展奠定基础。此间,境内“邹鲁儒学”之风盛行。官府富绅捐资兴建书院、义学。四乡弟子挟书相望,读书上进蔚为大观。每逢院试或乡试,府属诸生云集黄州城,市面极为热闹。据《黄州府志》记载,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黄州府考中进12名,是明代科考进士最多的一年。《黄冈县志》记载,明万历十年(壬午年公元1582年)黄冈县乡试考中举人31名,知县极为高兴,倡捐在县署门前竖立褒扬牌坊—“三十一坊”。黄州城区王氏家族(家住洗白街王三巷),七代人考取进士10名,举人6名。人称“一门十进士,人文夸俊杰”。黄州教育发达,人才辈出发端于明朝中期,至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仍誉满神州。

黄州古城墙遗址

清朝定鼎以后,历任黄州知府、黄冈县知事均率僚属城民修葺黄州府城,直到康熙年间于成龙任黄州知府时,才算达到明朝的规制。府志称黄州府城“东接淮扬,西连沔汉,南带大江,北倚五关,临深负阻,屹为雄镇”。更有甚者称为“锁钥金城,三楚雄镇”。《黄冈县志》记载:“九铁镇黄州,千年永不休”。说是在城内外九处有铁石、铁车、铁人、铁井栏等,这些镇城之宝,能保证黄州府城千年无毁。可是在清帝进入到九代咸丰年之后,太平天国军五进五出黄州,府城又破坏得百孔千疮,“千年永不休”只不过是善良黄州人的愿望而已。

进入民国时期,全国实行民主共和制,撤销黄州府级建制,黄州作为封建地方一级政权的历史结束。此后,鄂东地级政治机构虽设立于黄州,但不用“黄州”之名,改用“鄂东”或“黄冈”。与此同时,“黄州”作为地方行政区划名的地位下降,长期作为县级以下的区级或乡级建制名称。但在黄冈县人的心目中,黄州是黄冈县的县城,是鄂东名气较大的城镇之一。

黄州区全景

1991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黄冈县设立黄州市,其地域范围仍为黄冈县。1996年5月,撤销黄冈地区设置黄冈市,撤销黄州市,分设黄州区和团风县。此时的黄州前为市,行政区划地名是县级,后为区行政区划地名虽保持县级,但所辖地域只有黄州市的三分之一。此间黄州在京九铁路上设有火车站,在全国铁路交通图上出现了“黄州”车站地理实体地名。2014年,黄州区辖3个镇、1个乡、4个街道。版图面积362.37平方公里,总人口35.10万(数据来源《黄冈统计年鉴》2015)。黄州区是黄冈市中心城区,是中共黄冈市委、市人民政府驻地,是黄冈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武汉城市圈重要组团城市之一。今日黄州,就城市建设而言,其地域范围远远超过历史,中心城区建成面积已达30平方公里,人口达30万。城区街道纵横,高楼林立,初步形成东临三台河,西滨长江,南抵巴河口,北近禹王城。“八纵十横、二环四出”的城市构架。2012年,黄冈市人民政府决定黄州中心城区继续东扩,即将路口镇南部的白潭湖地域规划为城东新区。到2025年,黄州城市规模达到占地50平方公里,城市人口50万的中等城市。

节选自《黄州地名文化初探》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