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家有烈士,村村出将军;
山山留悲壮,处处埋忠骨。
8月1日至5日,来自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日报、解放军报、中国青年报、湖北日报、湖北广播电视台等中央和省市媒体记者30多人走进我市,走进这块浸透鲜血、写满忠诚的红土地,开展“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记者再走长征路”主题采访活动。
炎炎烈日下,采访团一行在红安县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纪念园中缅怀先烈,在七里坪镇踏访革命旧址,在李先念故居纪念园聆听往事,在麻城市乘马会馆观看红色演出,在麻城市烈士陵园与麻城市红色文化研究会的老人们一起回顾历史。
七里坪镇村民向记者讲述先辈参加长征的故事
最早的红军称谓,27年不倒的红旗,200多名将军同一个故乡……一路走来,黄冈的故事,让记者们动容;黄冈的神奇,让记者们震撼;黄冈的坚贞,让记者们深思。
多次来过我市的人民日报记者范昊天说:“黄冈老区人民对革命信念的执著和坚守,令人敬仰。讲好老区故事,传承红色基因,是我们新闻工作者的责任。”新华社记者盛瑞丽说:“我们不仅要深入挖掘和报道发生在老区的动人故事,还要让自己在老区接受教育和洗礼,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
采访团在革命烈士纪念碑前重温入党誓词
看!红色印记俯仰皆拾
“痛恨绿林兵,假称青天白日,黑暗沉沉埋赤子;克复黄安县,试看碧云紫气,苍生济济拥红军。”
8月1日上午,“记者再走长征路”主题采访活动第一站,走进了红安县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纪念园,悬挂在烈士纪念馆内的这副对联引起了记者们的浓厚兴趣。这副撰写于1927年11月的对联,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用“红军”一词称呼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武装。
8月1日,参观者在湖北省黄冈市红安县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历史纪念馆拍摄第一次喊出“红军”称号的对联。(新华社记者程敏摄)
走进黄冈,就进了革命历史遗存的“博物馆”。从建党初期一直到解放战争时期,20多年间,黄冈始终党的组织不散,武装斗争不断,革命红旗不倒,留下了丰富的革命历史遗存。仅红安一地,就有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革命文物保护单位200多处;宽不过1米,长只有600多米的七里坪镇长胜街,就有37处革命文物保护单位,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处。
一处印记一段历史,一处遗址一座丰碑。在老区人民用无数牺牲凝铸的黄冈精神里,每一句的背后,都蕴藏着感人的故事——
采访团在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纪念园参观革命历史纪念馆
万众一心——解放前人口仅48万的红安,为革命捐躯的烈士就有14万人;8万人的七里坪镇有3.9万人加入了红军。
紧跟党走——长征时,麻城籍开国将军邓岳当时年仅12岁,负伤后部队把他隐蔽在农家。但他却拄着木棍,赶了上千里路,终于追上了部队。
朴诚勇毅——这是董必武当年创办武汉中学时题写的校训。长征中,董必武的职务仅为中央总卫生部妇女队队长,负责担架收容和照料伤病员。他一路上脑不停,事事思虑周详;脚不停,时时跑前跑后;嘴不停,处处宣传党的主张。以自己的朴实和坚毅,形象地诠释了这一思想的精髓。
不胜不休——麻城市西张店村的“红军干娘”周家姆,用自己大儿子冒名顶替,掩护了开国大将王树声,演绎了一出红军版的《赵氏孤儿》。大儿子、二儿子被敌人杀害后,她又把三儿子和四儿子交给王树声,让他们继续参加红军闹革命。为了革命胜利,这位“红军干娘”的丈夫和4个儿子先后牺牲。
黄冈的红色资源实在是太丰富了!这是所有记者共同的感叹。带队前来的中宣部新闻局办公室干部王小川说:“红色是黄冈最深沉的本色,红色也是黄冈最靓丽的颜值。”
听!红色歌谣到处传唱
“小小红安,真不简单,铜锣一响,四十八万。男将打仗,女将送饭。”
“记者再走长征路”主题采访活动,在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纪念园讲解员程星的《铜锣谣》中开始,一路在歌声中行进——
讲解员再唱《红安谣》
在七里坪,76岁的农家妇女邓胜先唱起了《八月桂花遍地开》:“八月桂花遍地开,鲜红的旗帜竖呀竖起来……”当年,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数万将士,把这支歌唱到了四川、唱到了延安,唱遍了全中国,唱出了一个红彤彤的新世界。
在乘马会馆,乘马中学12岁的讲解员夏慧,穿着红军服唱起了刚学会不久的《歌唱学生军》:“自从去年把党兴,打倒土豪和劣绅,农友们哪都很齐心……”自从1926年毛泽东从武昌派出300名农民运动讲习所学员到麻城支援农民运动,这首歌就一直传唱至今。
在麻城市乘马会馆小小讲解员向记者们讲述乘马岗人的长征故事
黄冈京剧、楚剧、黄梅戏、花鼓戏四戏同源,自古就是戏之源、歌之乡。1931年,新文化运动的重要代表、无产阶级教育家和社会科学家、文学家、翻译家成仿吾,到鄂豫皖苏区任中共黄安(今红安)中心县委书记,提出了要“向山歌、民歌学习”、努力“创造工农大众艺术”的号召。大批知识分子由此走向民间,用群众语言写群众生活,从此黄冈成为红色歌谣的海洋。
据麻城市红色文化研究会会长李敏统计,红军时期,黄冈的红色歌谣有3000多首,放脚、识字、支前、参军、行军、作战等,几乎所有的活动都有对应的歌谣;一切行动皆唱歌,成为当年鄂豫皖苏区红军的一个鲜明特色。1931年,鄂豫皖临时特委在给中共中央的报告中这样写道:“广大的群众在饥饿中、在雪地上、在枪林弹雨中,唱着革命的战歌与敌人肉搏,使敌人的压迫与欺骗无所施其伎俩。”
“这些红色歌谣是黄冈革命历史的珍贵记忆,我们有责任把它们保护好,传承好。”2013年,李敏从党史部门退休之后,与一批志同道合的朋友组建了麻城市红色文化研究会,专门从事红色文化的研究保护工作,对红色歌谣的收集整理是她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目前,她已出版了《麻城革命歌谣》一书,里面收录了360多首革命歌谣,其中记录了曲谱的有50首。“有了曲谱,传唱就有了根基。”
如今,《八月桂花遍地开》的乐声仍时常飘荡在车上、剧场、广播、晚会、甚至在广场舞中。《中国青年报》在报道《长征路上的红色歌谣从这里传出》中这样描述:“《八月桂花遍地开》早已成为这片红色土地上的背景音乐。”
践!红色基因代代传承
红色是黄冈的本色,老区是黄冈的标签。黄冈人民十分珍视这份荣誉。
今年81岁的麻城市民政局退休干部史瑞林曾用8年时间,跑遍了大半个中国,彻底摸清了麻城市12538名革命烈士的底数,并将他们的名字一一登记造册,以此告慰先烈。在他的影响下,如今,他的儿子、孙子,甚至在国外工作的侄子,都加入到了研究保护红色文化的行列中来。
红色文化要如何发扬?红色基因要如何传承?这是本次采访活动的一个重要主题。在采访中,记者们发现,黄冈人民正在以自己的实践给这个问题作答。
采访团在王树声纪念馆采访
1981年,已故国家主席李先念的侄孙陈春华参加工作时,李先念委托秘书给红安县政府写了一封信,对陈春华提出了“不能脱离农业生产”的要求。
从那时起,按照李先念的叮嘱,陈春华在从事讲解员的同时,一直坚持在家中种田,直到2002年家中田地被政府征收为止。期间,陈春华放弃了2次参军入伍的机会,在李先念故居纪念园一干就是38年。
陈春华说,幺爷爷李先念从不以功臣自居,他要求我坚持种田,就是要我不要丢掉劳动人民的本色,教育我要本本分分做人,老老实实做事。这一点幺爷爷做到了,我也做到了,我还要让我的后代做到。
1979年5月17日李先念回李家大屋和亲人合影
在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红色文化上,年轻一代已顶了上来。9岁时,还在七里坪镇列宁小学读书的周维,就成了长胜街上的一名小小讲解员;毕业后,她又回到了家乡,成了一名正式讲解员。27年的人生中,她有14年时间坚守在红色小街上。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她说,向天南地北的来客讲述红色记忆,传播红军精神,这份坚守她非常满足。
更小的种子已经播下。从2012年开始,乘马中学每年在五、六年级学生中选拔培养小小讲解员,参与乘马会馆的义务讲解,至今已培养了100余名。1913年,麻城市的第一位共产党员王幼安和开国大将王树声在这所学校里宣传革命,在麻城播下革命的火种;今天这些小小讲解员在传播红色文化的同时,自己身上的红色种子也在生根、发芽。
麻城市乘马中学的孩子们正在排练情景剧《红军干娘》
经济日报记者吴浩在报道《红色大别山英雄万万千》中写道,在黄冈,“不同年龄、不同身份、不同地域的人,都在讲述红军的故事。红色基因,流淌在黄冈人的血脉中,也流淌在中华民族的血脉中。”人民日报记者桂从路发表评论说:“走进麻城烈士陵园,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气概震撼人心;在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纪念园,前来参观的各地干部群众络绎不绝……追寻红军长征的足迹,在这片被鲜血染红的荆楚大地上,千百个革命遗址构筑成‘精神坐标’,融入血脉的红色基因在这里代代相传。”
来源:黄冈发布
记者:杨辉 胡思思 张金霞
摄影:周伟 张金霞 胡思思
视频:胡思思 张金霞
责编:方翼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