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锋精神要发扬,保洁工作要跟上。
蓝天白云环境好,感谢党的好领导。
书记话儿记心上,金山银山不向往。
青山绿水花多娇,人民健康更幸福。”
这是黄州区路口镇刘仁义爹爹在担任新华村七组保洁员后,有感而发的一首打油诗。
路口镇刘仁义爹爹
这样通俗诙谐的传唱,使文明卫生的种子,深深植根于黄州区广大农村群众的心中。近年来,黄州区实施“分集管减治”五步走,农村垃圾治理的攻坚之战在众多村庄引起了热烈反响……
怎么分?源头治理有说头!
源头分类投放是促进农村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基础,“怎么分、谁来分、分到什么程度”,是黄州区农村垃圾治理不可回避的问题。
在垃圾分类宣传教育方面,陶店乡霸城山村格外注重因材施教,通过党员干部身体力行的示范、有趣好玩的游戏、传颂顺口溜等形式,使垃圾分类意识入脑入心。“农村垃圾分类要易懂易行,得让老百姓一听就懂、一看就会、一做就对,这样才行。”陶店乡副乡长江九庆介绍,“村里常住人口多为老人和小孩,文化水平普遍较低”,霸城山村充分利用广播、led、专栏、标语、手机短信、宣传资料、宣传车等手段,重点宣传垃圾分类知识,党员干部以身作则带头示范做好垃圾分类;村两委经常开展垃圾分类小游戏,培养孩子们的环保意识;组织环保志愿者团队上门“教唱”垃圾分类顺口溜,“电池灯管废药漆,有害垃圾丢红桶;玻金塑料与纸衣,个个归进可回收;瓜皮果核剩饭菜,全部放入湿垃圾;其余均是干垃圾,人人行动青山幽。”
霸城山村垃圾分类站
在推进农村垃圾分类处理工作方面,堵城镇松杨村成效显著。松杨村采取二次三分法,在农户初次分类投放可烂、不可烂垃圾后,村里分拣员会进行二次分类,纠正农户分类中的错误,从不可烂垃圾中分出可回收、不可回收和有毒三类垃圾,分别进行处理。分拣员将可烂、可回收和有毒的垃圾进行装车收集和分格投放,可烂垃圾投放至有机堆肥池,有毒垃圾单独贮存,定期交由环保部门收集处理,余下不可回收垃圾纳入“户集、村收、乡镇运”体系做无害化处理。
松杨村垃圾分类处理站
不断加强垃圾分类宣传教育,因地制宜推行“垃圾农户初分类、保洁员二次分捡、垃圾三分类”的方法,能够有效实现农村生活垃圾干湿分离和就地减量。
怎么集?市场运作有劲头!
黄州区不少农村交通不便、人口稀少、村民居住分散,平日生活垃圾产量少,“一日一清、一日一转运”,成本太高,不切实际。根据农村生活垃圾产出的实际情况,如何进行区域集中收集、储存、转运并严防二次污染,便成了问题的关键。
陈策楼镇采用PPP模式建设垃圾收集转运设施,实施市场化运作,另辟蹊径走出农村垃圾收集治理的新路子。2015年,陈策楼镇开始引进国际处理生活垃圾领域的高科技领先技术,将城市垃圾不落地“LJ五化”处理技术首先引进乡村,全镇采用一种耐用、安全、环保、可以重复循环使用的新型地埋式垃圾桶,共安装了31个,实现镇域垃圾体系全覆盖。
地埋式垃圾桶
"这种地埋式垃圾桶采用高密度聚乙烯材料,能防火,耐腐蚀;桶深近3米,垃圾容量大,占地面积小;桶身常埋地下,低温抑制桶内细菌的滋长;桶中垃圾装满后,可以使用专门的垃圾桶吊装车,把桶中装垃圾的内胆吊出来,直接倾倒在车上,省力方便。"陈策楼镇宣传委员伊海清说道。
李家湾村地埋式垃圾桶
李家湾村依据生活垃圾生产量、村组覆盖范围和人口规模等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安装了地埋式垃圾桶。李家湾村郑书记介绍,“每10余户农户共用1个地埋式垃圾桶,每个村组均聘请了保洁员,每天收集各户的垃圾并集中储存在垃圾桶中,再由外包公司用吊装式压缩垃圾车将垃圾转运至市区垃圾处理中心。”农村逐步实现专人专管,结合本村实际因地施策,通过市场化运作方式,就能促使农村有效衔接城市垃圾处理系统,实现区域联建共享,规避农村垃圾治理存在一些的问题。
怎么管?积分奖励有盼头!
怎么鼓励百姓积极参与垃圾治理工作?乡镇政府如何有效推进农村垃圾治理的落实工作?积分制管理,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真没想到,搞好屋前屋后的卫生,还能兑换礼品。”在陈策楼镇张新湾村,获得了家庭环境卫生积分奖励的王奶奶高兴地说。翻开村部的检查册,里面详细记录着各家各户家庭卫生环境打扫的情况,检查组依据《张新湾村村民家庭环境卫生评比细则》,每月上户考核评出分数,积分会定期存入账户,村民则可凭借积分兑换奖品。“我们还会定期在宣传栏上公布积分排名情况”,村党总支书记邵侃说,“设定排名机制让村民真正重视垃圾治理,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最后所有家庭都会主动或被带动参与打扫卫生,工作开展也就更有成效。”
兑换奖励的王奶奶
堵城镇松杨村积极推行初分奖励法,结合垃圾分类工作,采用打分形式记录各户每日垃圾分类的情况,依据每月奖励汇总积分评出最清洁的农户,按照评定等级分别给予获奖农户相应档次的生活用品和资金奖励,同时还将分类成效与账户积分、家庭荣誉挂钩,因此积极参与垃圾分类的村民慢慢越来越多,垃圾分类工作也稳步推进。制定一套评分指标,明确一支检评队伍,规范一套积分评定程序,制定一则积分奖励标准,便能带动形成一股良好风气,最大效度地调动人民群众参与农村垃圾治理工作。
怎么减?变废为宝有看头!
分类减量是破解农村垃圾治理难题的有效手段,那么该如何进行分类减量呢?各村“看菜吃饭”有亮点。
走进陈策楼镇张新湾村的地界,路面干净,围网中圈养着家禽,沿路看不见一点垃圾,一列列整齐的竹制栅栏逐渐映入眼帘,在穿村而过的公路旁,一座青砖黛瓦的院墙上嵌满了旧酒瓶、玻璃瓶等玻璃垃圾,制作虽简单,却充满巧思。“这些竹栅栏其实是用村后山一片废弃竹林编制而成的,村干部和村民群策群力,才将其制作成美丽的工艺品。那院墙上的玻璃瓶装饰品完全是村民自行迸发的奇思妙想,村两委一直都鼓励群众发挥聪明才干,打造美丽家园,切实改善村民居住的生活环境。”张新湾村书记邵侃笑着说。
张新湾村路旁的竹制栅栏
围墙上镶嵌的酒瓶、玻璃瓶
此外,就地资源化既能节约农村垃圾治理成本,还能有效提高垃圾回收利用率。堵城镇江咀村鼓励农户自行收集废纸、废金属、废塑料制品等可回收利用类垃圾,变卖补贴家用;针对粪便、污泥及秸秆等农业废弃物,量体裁衣进行资源化处理,量少时可家庭堆肥处理,产量高时则村庄集中堆肥处理,并在堆肥内部定期添加高效微生物菌种,加快垃圾发酵、腐化、分解,再制成有机肥用于农业、绿化或退耕还林等;砖、瓦、石块等无机垃圾作为建筑材料回收利用,未能回收利用的建筑材料则集中到指定公共存放点,在整理土地时进行填埋。
怎么治?统筹布局有奔头!
黄州区农村地区地形地貌多样,发展水平各异,单一处理模式不能“包打天下”,只有统筹布局,因地制宜,分类施策,才能构建可持续的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体系。
黄州区以城镇体系规划为基础,按照政府推动、市场运作、城乡统筹、因地制宜、严格标准、依法治理的基本原则,以“促进城乡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切实改善人居生活环境”为核心,到2020年底,全面建成“户分类、组保洁、村收集、镇转运、区处理”的城乡生活垃圾治理五级运行体系,建制乡、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不低于95%,完成100%的行政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全达标任务,实现城乡生活垃圾统筹治理。
魅力黄州
农村生活垃圾治理,财政资金不足是现阶段广大农村普遍存在的突出问题。在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发展格局下,黄州区采取政府主导、分级负担、多元筹措的方式拓宽资金来源渠道;乡镇政府灵活整合各类资源,统筹协调落实各项措施;各行政村量体裁衣,创新农村垃圾治理方法,探索可推广的试点经验。
例如,陈策楼镇李家湾村积极探索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收费制度,按照“谁产生、谁付费”的原则,统计农户生活垃圾生产量,依法依规适度收取治理费;路口镇新华村将农村垃圾治理工作与精准扶贫相结合,刘仁义爹爹有眼疾,孙子先天脑瘫,村两委破例将刘爹爹夫妇聘为保洁员,每月发放工资以资助五保家庭;陶店乡望城村将农村垃圾治理与美丽乡村建设、退耕还林等工作相结合等。
“搞好爱国卫生运动是人人有责,乱扔垃圾是人人指责;中华美德缺不得,大人带头传美德,孩子才会有道德;五好家庭的奖状,争取人人都能得;搞好自家的卫生环境,不乱扔垃圾,就是热爱祖国。”
正如新华村刘仁义爹爹打油诗里所说,农村垃圾治理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全面铺开,广泛发动,以城带乡,城乡互动,分级负责,全民参与,才能青山不改、绿水长流。
文稿:区融媒体中心 王熳
责编:张青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