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活动”学习交流 | 贺翔:优化行政村布局 推动乡村治理现代化

编者按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北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黄州区开展新时代党建引领区域治理现代化“大学习大调研大讨论大落实”学习交流活动,着力提升黄州区城市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黄州区融媒体中心特开设“大学习大调研大讨论大落实”专栏,将持续报道全区活动开展情况。今天编发第二期,9月15日晚在“大学习大调研大讨论大落实”集中学习时路口镇党委书记贺翔题为《优化行政村布局 推动乡村治理现代化》的交流发言。

优化行政村布局 推动乡村治理现代化

路口镇作为黄州区行政村布局调整工作的试点乡镇,率先完成并村工作,结合近期全区开展的新时代党建引领区域治理现代化集中学习以及我们在并村过程中的一些思考,谈几点体会:

一、为什么要开展行政村布局调整

我觉得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有利于村庄合理布局。优化行政村调整布局,就是完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的一个有力抓手。从现实中看,行政村设置整体呈现布局分散、数量偏多、规模偏小、基础薄弱的现状,造成行政管理难度大,成本高,总体规划难到位,优势资源难集中,基础设施建设不平衡,有限的财力难以产生最大效益。为合理调整村庄布局,我们必须坚持党委领导、依法依规、群众自愿的原则,统筹考虑村庄规划、历史沿革、风俗习惯、人口基数、产业发展等因素,进行科学民主决策。优先考虑相近的村合并、民俗民风相通的村合并、人口少、班子弱、基础差的村合并。调整合并行政村,可以促进村级布局由“量多面散”向“优化集中”转变,促使区、镇两级有更多的人力和精力,加强对村级分类指导和统筹管理,提高工作效率。让新合并的村“规模并大、班子并优、实力并强、机制并活、面貌并新”。通过优化空间布局、整合发展资源、增强服务功能、巩固基层基础、进而为乡村治理夯实基础,利于城镇和村庄的合理规划,为乡村未来发展留足空间,从而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打下坚实基础。

二是有利于优化村级班子。“做好抓基层打基础工作,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关键是要建设一支高素质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说到底就是选好一个书记,带好一个班子。由于原来的自然村规模小、人口少,村级班子选人用人范围狭窄,再加上党员队伍老化,致使目前村干部队伍素质参差不齐。以路口镇为例,目前路口镇现任村级干部108人,其中村“两委”干部70人,大学生后备干部18人。村党组织书记平均年龄54岁,60岁以上的有2人,占比11.8%;50—59岁的有12人,占比70.6% ;40—49岁的有2人,占比11.8%;40岁以下1人,占比5.8%。村“两委”干部年龄普遍偏大,工作思路不宽,创新意识不强,难以适应新形势下新的工作的要求,过去一个时期一批优秀的有代表性的书记们都面临着退休,普遍都面临着后继无人。通过撤并调整行政村,有利于拓宽选人范围,配强村级班子,提高基层干部素质。

三是有利于发展集体经济。我们要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基层党组织一项重大而又紧迫的任务来抓,着力破解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难题。由于原来的自然村规模过小,受区域区位限制,生产要素得不到合理的整合,经济发展受到制约。通过合并,新的行政村规模及经济总量比以前扩张,有利于优势互补,通过生产要素的整合、集聚,实现公共设施、各种资源共享,共同开发利用,有利于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发挥集聚效能,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就发展现状,大部分村集体经济基础薄弱,发展途径单一,经济负担较重,急需通过行政村布局调整明晰发展思路,拓宽发展途径。针对原各行政村之间村集体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开展合村并村有利于实现由“单打独斗”到“抱团发展”的转变,实现强村带弱村的发展模式,让村集体经济由“合”到“活”转变,进而让村集体经济实现1+1>2的目的,给基层治理增添动力。

四是有利于节约行政成本。按照规定,村人口规模在1500人以上的村,村“两委”职数配备5人,1000人以下的村,村“两委”职数配备3人,加上网格员、后备干部、保洁员等,最少的村每年仅工资支出也要近20万元,还不含其他办公支出,这对于部分薄弱村来说是一笔不小的经济负担。另外由于村多面广,且村与村之间经济基础、社会环境等情况差别较大,使乡镇对村一级的指导管理难度明显增大。通过对行政村合并调整后,可降低行政运行成本,提高资金利用率,集中财力为民办实事。

二、当前路口行政村布局调整情况

为扎实稳妥推进行政村布局调整工作,我们严格按照上级要求把好“方案制定、法定程序、班子选配”三道关,扎实稳妥推进行政村布局调整工作。

一是高度重视,切实做好谋篇布局。镇党委先后召开4次专题党委会(扩大会)研究推动行政村布局调整工作落实,把好方案制定关,每个环节都有研究、有部署、有落实,为推动全镇行政村布局调整工作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另外我镇在成立行政村布局调整工作领导小组后,将所要合并的村分成4个片,成立4个工作指导组,由党委班子牵头,驻村干部、派出所、财政所等部门,确保行政村布局调整工作稳步推进。

二是因村施策,充分尊重村情民意。行政村布局调整是科学合理地配置农村资源要素,推动农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工作,更是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我们始终坚持尊重村情、尊重历史、尊重民意的原则,由指导组到村开展大量细致深入的调研,充分听取村干部、党员代表、退休村干部、群众代表等各方意见和建议,为合并方案拟定打下基础。

三是严明纪律,严格落实法定程序。行政村行政布局调整工作政治性、法律性、程序性都很强,我们以村级组织建设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为准绳,不折不扣地按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规、村民自治法规办事,严格按照“调查研究、摸清底数”、“宣传发动、形成共识”、“清产核资、锁定债务”、“民主协商、制定方案”、“呈报审批、落实责任”等程序逐步进行,确保行政村调整工作有序推进,圆满完成。

我镇坚决落实区委、区政府关于行政村调整试点工作相关决策部署。于8月11日-8月17日完成了9个村的户代表表决大会,累计组织2504户9202人参与表决,调整方案表决平均同意率达到92.54%。

三、关于推进行政村调整布局的建议

适当提高村干部待遇保障。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关键在体制创新,核心是人。但是行政村布局调整工作作为农村社会治理的重要环节,在选人用人上依然面临着诸多问题,从待遇来看我们引不进人:目前,财政只保障了村主职的工资,村两委副职等均是由村级全额自筹,村干部在职工资标准较低,退职后也没有经济保障,不足以吸引优秀人才回乡发展。从发展来看我们留不住人:从学习资料汇编中有关政策可以看出,各级对社区干部政策倾斜力度大,对社区工作者有专门的保障措施,而对村干部这块政策不多。我觉得,在村干部这块,要适当给予政策支撑,使村干部工作有盼头、有保障、有干劲。

我们将以优化行政村布局调整工作为契机,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因村施策,打造成基层治理高效的样板。


责编:区融媒体中心 童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