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中国疾控中心在冷链食品外包装分离到新冠活病毒

溯源青岛疫情时,中疾控在冷链食品外包装分离到新冠活病毒

10月17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官网发布消息称,近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青岛新冠肺炎疫情溯源调查过程中,从工人搬运的进口冷冻鳕鱼的外包装阳性样本中检测分离到活病毒。这是国际上首次在冷链食品外包装上分离到新冠活病毒,并证实接触新冠活病毒污染的外包装可导致感染。

一、从冷链食品外包装分离出活病毒的意义

本次从青岛冷链食品外包装分离出活病毒,是首次在实验室外证实在冷链运输特殊条件下新冠病毒可以在物品外包装上存活较长时间,提示新冠病毒以冷链物品为载体具备远距离跨境输入的可能。在特定环境条件下,物品表面存活的病毒可能导致无有效防护的易感接触者发生感染,感染风险人群主要为冷链物品从业人员。本发现提示,在防范境外感染者输入的同时,需注意在境外被病毒污染的冷链物品将病毒输入的风险。

二、我国市场流通冷链食品被新冠病毒污染的风险很低

近期,我国有关部门对冷链食品开展了新冠病毒核酸抽检。截至9月15日,全国24个省份报送了298万份检测结果,其中冷链食品及包装样品67万份,从业人员样品124万份,环境样品107万份,仅在22件食品及包装中检出新冠病毒核酸阳性,病毒核酸载量较低,此前未曾分离到活病毒。

三、普通公众接触或食用冷链食品的感染风险很低

现有研究和防控实践显示,新冠肺炎不是食源性疾病,未发现通过摄入食物导致感染的情况。迄今为止,也尚未发现消费者因接触污染的冷链海产品而感染的病例,我国消费者感染风险极低。新冠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仍为经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同时,我国相关部门已经加大了进口冷链食品新冠病毒监测、消毒等措施,普通公众注意保持清洁、生熟分开,可以正常购买和食用进口生鲜。

四、相关行业从业人员日常防护建议

病毒污染的物品上特定条件下尚存活的病毒可能导致无有效防护的易感接触者感染,主要为相关行业从业人员。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近期印发的《新冠肺炎防控方案(第七版)》已要求各地落实冷链食品相关从业人员的日常防护、健康监测和核酸主动筛查,改进生产、加工和交易环境卫生条件,降低从业人员感染风险。

中国疾控中心建议工作中经常与具有较高新冠病毒污染可能的冷链产品密切接触的行业从业人员,如从事冷链产品装卸、加工、销售等的人员,需增强防护意识,做好日常防护,避免皮肤直接接触可能被污染的冷链产品,接触冷链产品后未脱掉可能被污染的工作服并洗手消毒前不摸口鼻眼,工作完成后需立即洗手消毒,定期进行核酸筛查。

青岛公布重要结论

在18日的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青岛市副市长栾新表示,五天内,青岛创造了多项纪录:五天内完成千万级检测,尚属世界首次;五天内找到“零号病人”。正是基于这两点,才能在五天之内告诉大家——青岛此次疫情不存在社区感染的风险。

她还透露,目前青岛市胸科医院已暂停诊疗,并进行严格的隔离防控,继续开展核酸筛查,青岛市胸科医院已完成5轮核酸检测,未发现阳性病例。

广州花都无症状感染者溯源分析完成

10月18日,疾控部门已完成花都无症状感染者王某基因测序溯源分析,从进化关系来看,广州花都无症状感染者王某感染的病毒基因序列与王某工作的隔离酒店发现的境外输入病例病毒基因序列高度同源,主要变异位点完全一致。这个结果与之前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完全吻合。

因此,可以完全确认王某感染来源于隔离酒店的输入病例。

广州市在10月17日已经完成重点区域人员排查的基础上,对毗邻地区实施愿检尽检。截至10月18日7时,共完成应检尽检,愿检尽检148295人,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王某活动轨迹涉及的区域外环境检测结果也均为阴性。此外,集中隔离的密接接触者目前身体状况良好,疾控部门将继续做好医学观察工作。

此次疫情在省、市、区的联合处置下,现场处置已经完成,疫情没有扩散,防控取得良好成效,市民无需恐慌。但也再次提示:新冠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市民仍需做好必要的个人防护,配合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

预防新冠疫情

做好个人防护,无需恐慌,但不要大意!


责编:区融媒体中心 童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