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河湖的“黄州样本”

“这里湖水真漂亮啊,你们都来看看。”“这里的水好清啊,景色好美,在哪呢?想去!”初春时节,来到路口镇蔡家潭,随手拍了几张图片发朋友圈,未曾想竟迅速引来众多朋友的点赞评论。

初春三月,行走在黄州,无论是美丽乡村的角角落落,还是漫步新城白潭湖边,只见一汪碧波荡漾,岸边一排排树木绿意盎然,目之所及,不时闪现着悠悠水韵的旖旎光影,一幅水清岸绿、河畅景美的美丽画卷尽收眼底。

“让水利工程为人类生产生活服务,建设幸福河湖是我们水利部门的主要任务,而幸福河湖首先要河湖安全。河湖治理,重点在水,关键在岸,要水岸同治。我区江河湖泊星罗棋布,管理保护任务重、难度大,如何加强河湖管理,让每一条河流湖泊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作为水利部门应该思考的问题?!”黄州区水利和湖泊局主要负责人这样说。

黄州区境内现有湖泊21个(纳入湖北省湖泊保护目录的湖泊19个),大小河流8条,小水库2座。作为黄冈市委市政府所在地耀眼“明珠”,黄州拥有不逊江南的绿山水色,独特的区位优势和丰富的水资源,让黄州肩负着“主城崛起”的历史使命,引领着富起来的城乡人民群众共享“绿色河湖”不断释放的发展红利。      

舟行碧波上,如在画中游。人们形容现在的黄州是“水秀新城如画卷”,到处展开着湖美河清的“美丽黄州”山水画。这一切,与黄州区近几年深入开展的“水”综合整治息息相关。地处长江边的黄州区一手抓科学治理,一手抓管理保护,“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迎来“加速度”,正悄然亮出“生态之城”新名片。

起底碧水清波之美,除了自然馈赠,还有黄州多年来聚焦水环境治理和水生态保护,探索“六个一工作机制”创新实践见效见质。一汪清水,映照着黄州“硬核”护水的初心,也让全区深入实施河湖长制,实现因水而美、因水而兴、因水而富更加有章可循。      

突出“一河一策” 久久为功精准发力  

每一条河流都有各自的“江湖”。起源、流域以及历史文化的不同,使区域里湖泊呈现不同境况。在管护中,分类治河、因河施治,不仅体现了文明与智慧,也把河湖治理与城乡建设融为一体,形成共振效应。      

黄州区严格按照《湖北省河湖长制“一河(湖、库)一策”方案编制技术要求(试行)》,编制完成的实施方案迅速按要求审定,作为本流域治理管护必须共同遵循的行动纲领。

3月5日,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照在蔡家潭上,路口镇蔡家潭护河员黄爹爹走出家门,开始了一天的巡河工作。    “我主要负责清理河道垃圾、湖面漂浮物,保护好河堤岸边管理牌和林木花草,监督有没有违法行为或安全隐患。”走近湖边,他检查得很认真,“现在大家保护河湖的意识越来越强,很少有人在河道扔垃圾、洗物品,水质越来越好,经常可以看到小鱼、小虾。”      

为管好、护好、治好、用好一河碧水,黄州区全面落实明确一名河湖长、编制“一河(湖、库)一策”、 配备一名技术员、建立一个QQ工作群、落实一个分河湖库长制办公室、组建一个义工志愿队的“六个一”工作机制,根据区域河流沿线村庄和产业布局,实施“一河一策”,精准发力,目标清晰明确。      

——黄婆汊、白潭湖、蔡家潭、青砖湖等19个湖泊保护与水利综合治理规划已批复,已完成的“一河(湖)一策”修编工作。

——“护河需久久为功。‘行政河长’人数、精力均有限,让‘民间河长’等社会人士参与进来,不拿报酬,凭的就是责任感和对家乡的热爱,因为人眼熟,敢抓敢管,效果很不错!”黄州区水利和湖泊局分管局长赵晓红说。该区落实46名民间河湖长,担任长江、巴河、长河、遗爱湖、白潭湖、余家潭、赵家潭、黄婆汊湖等河湖民间河湖长,再添河湖管理新帮手,实现河湖、重点塘渠全覆盖。

2018年起,区委、区政府把全面推行河湖长制作为全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体部署、高位推动,强力整治影响河湖健康的突出问题。

开展以碧水保卫战“净化行动”为重点内容的“清河行动”,实施黄州河湖生态环境专项整治。制定了《黄州区大水面跨界断面、汇流口拦漂清漂制度(试行)》,解决了上下游、左右岸等卡区域转移漂浮垃圾造成责任不清的问题;仅去年渔业常态化执法检查135次,联合执法行动50次,设置固定禁捕宣传牌40块,设置禁捕禁食禁售固示牌41个,签订并张贴禁捕承诺书572份,电视滚动播放禁捕字幕100天。渔业行政处罚案件共13起,结案13起,其中禁捕范围内非法捕捞案件1起,结案1起,结案率100%。

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理念,开展生态河湖治理行动,统筹推进流域水资源保护、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改善、水生态修复。巴河、白潭湖水系连通二期工程、长河禹王、堵城段治理工程均已完工;市区一体实施的长河水系连通工程和遗爱湖清淤综合治理工程正在建设,已对遗爱湖进行生态补水两次,水生态水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城区长江岸线综合治理工程(江滩公园)打造了长达5.5公里的城区优良的岸线环境;幸福水库及周边环境治理专项行动正在实施,专项治理行动的实施,将大大改善幸福水库水环境;全区累计完成流域生态综合治理项目总投资超9.81亿元,2018年被省水利厅批准为水生态文明示范区,全区生态和人居环境显著改善,景更美了。

全区现有区级河湖(库)长31名,乡级河湖(库)长49名,村级河湖(库)长164名。河湖长制联席会议成员单位14家,联系部门41家(包含成员单位),乡镇街道河湖长办9个,“河湖长+河长办+责任部门+基层河湖管护队伍”齐抓共管格局全面形成,力量更强了。

河湖长制从全面推行走向全面见效。监测数据显示,全区地表水断面水质优良比例从2018年的90.7%上升到2022年的95.8%,提升近5个百分点,国控、省控和县界断面全面消灭了V类及劣V类水体,水更清了。

全区系统推进河湖治理,对大河小河实施分类管理,有力推动了河湖长制从“有名有实”向“有能有效”转变。共同坚守绿色生态屏障“最后一公里”,使每一条河流都激荡碧水清波,流淌锦绣人文。 “一河一策”落笔勾勒,挥毫泼墨出一幅又一幅水清岸绿的动人图景,让水乡黄州处处跃动水韵之美。      

聚焦“全民治水”  推动治理形态升级      

堤边河畔,一群身穿红马甲的护河员沿着河道一边走,一边捡拾、清理隐藏在石头缝隙的枯枝烂叶。这样的场景,在黄州各地屡见不鲜。      

“不管是什么人、地位多高,在湖边河道里堤边洗衣洗车、乱挖沙子,我将认真履好职。”在巴河大堤旁,正在巡查的杨姓护河员说起自己最近经历的一件事,火气就来了。原来,不久前他巡河时看到有人盗砂,上前阻止无果,他便赶紧报警,区砂管局执法队、区河长办、长江派出所警长迅速赶来进行了查处。      

河道采砂管理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也是河湖管理的难点。

区砂管局主要负责人介绍说“制定科学的采砂规划,是稳定河势、保障防洪、保护生态环境的需要。2006年以来,我区已先后在巴河水域开展多轮河道采砂规划;2017年3月13日明确,采砂规划编制需严格征求交通运输、公安、自然资源、农业农村、水利部门、生态环境等主管部门意见。目前,全区按照采砂规划,依法对规划采区实施采砂审批许可,严格执行定量、定船、定功率、定点、定时“五定”现场监管”。“从砂石源头上,积极推行砂石政府统一经营管理,落实了采砂船舶集中停靠制度,实行24小时视频监控;加强非法采砂易发多发时段的巡查,对重点敏感水域实行驻点执法,实行陆上巡查与水上巡查相结合,节假日、深夜乃至春节我们都没有丝毫松懈,发现问题及时依法查处。”他继续说。

历经数年的摸索,黄州区职责明晰、部门联动的治砂思路愈发清晰,在黄州区长江干支流通航水域非法采砂综合整治专项行动中,广泛宣传,营造良好舆论氛围。采取省市区联动、部门联合执法,加大对交界水域巡查,对涉案涉砂“三无”船舶实行碎片化清除等。去年以来,黄州区联合海事和公安机关查扣采砂船和运输船53艘,拆除“三无”采砂船57艘,(其中含隐形采砂船20艘,协助外地水政、公安拆解“三无”采砂船37艘),有效遏制非法采砂船舶乱停乱放、到处流窜、伺机偷采情况,从源头上降低了盗砂隐患。

建立拦漂清漂清洁机制。制定《黄州区大水面跨界断面、汇流口拦漂清漂制度(试行)》,在长河、遗爱湖、白潭湖等跨乡镇、大水面区域设置拦漂清漂浮筒约3000米,解决了上下游、左右岸等卡口区域转移漂浮垃圾造成责任不清的问题。

全面实施“雷霆行动”农村小微水体专项整治。全区共有433处农村小微水体,去年全区整治农村小微水体129处,整治率达100%,基本实现小微水体坡岸无垃圾、污水无直排、水面无漂浮物、水体无淤塞的“四无”目标。陈策楼镇、路口镇等乡镇小微水体治理后成为了市民休闲的好去处,村民已经开始享受全面推行河湖长制带来的生态红利。

开展水岸绿化行。紧紧围绕创建省级森林城市总体目标,以水岸绿化工程建设为载体,细化工程任务,全力推进绿化进度,绿化任务全部完成。仅去年水岸绿化项目共植树树苗约7万株,共完成6条河流、7个湖泊、2座水库约110公顷植树任务,完成率100%。

协同推进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保护、水工程建设,做好做活“水文章”,黄州区一直在发力。去年以来,黄州区一方面强化河湖监管和执法力度,一方面在全区开展志愿护河行动,充分发挥多方力量守水护河,形成齐抓共管的浓厚氛围,“全民治水”格局已然形成。      

此外,黄州区从区到各乡镇办建立了“统一数据、多级平台、指挥高效、上下联动、公众参与、量化考核”的智慧河长管理信息系统,全面梳理重点河流水量、水质、排污监测及视频监控等信息,一张互联互通的大网覆盖全域水系,成为全区升级打造“数字河流”“智慧河流”的新样板。      

守护“一江清水” 打造美丽幸福河湖

良好的河湖生态已经成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而对于黄州来说,全力守护“一江清水向东流”,保证河湖生态环境持续向好显得尤为重要。      

3月7日,我们走过陈策楼镇,最吸引人的不只是山乡美景,还有清澈见底的四季河水。2017年,全区河湖长制全面推进,保护好境内山川河湖,打造示范河湖生态“高颜值”成了沿线干部群众的共识。      

在堵城镇外岭村叶路洲上,充满乡村气息的农家乐沿着洲上一字排开,水绿山青,村舍错落,游人慢行,田园牧歌式的山乡风光一览无余。      

“这几年村子越来越美,河道越来越干净,来的游客也多了。”在村民吴万里心里,长江是一道流动的风景,不仅承载着儿时的记忆,也让以往人迹罕至的山村变成休闲旅游打卡地。      

“不打算再外出打工了,就在村里干,不仅能赚钱,还能照顾老人、小孩,挺好的。”一农家乐吴姓老板跟我们说。

“护水治河,主体在河,重点在岸,源头在山,关键在人。”外岭村吴书记深有感触。以前,沿河群众生态保护意识不强,往河道倾倒垃圾、生活排污现象很多,仅靠行政管理执法力量,达不到管护效果。     

黄州水系发达,河流沿线居住群众较多,从源头治理水源污染是重中之重。黄州区水利和湖泊局主要负责人告诉我们,“黄州聚力幸福河湖创建,按流域、河段层层设立河湖长、河湖检察长,下大功夫整治河流周边生态环境,以统筹谋划、全域布局、高效推进幸福河湖的蝶变新生”。      

因水而生的黄州,依托得天独厚的水资源禀赋,如今已实现因水而美、因水而兴。眼下,黄州区河湖长制创新做法逐步完善,城乡绿野又焕发出新一轮的勃勃生机与活力。全区将以幸福河湖创建为起点,加快推进“幸福河湖”扩面提质,逐步形成“一河一风景、一湖一景区、处处皆水景”的美丽河湖新格局,有力促进黄州全域旅游蓬勃发展,助推黄州在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上实现新跨越。

(作者:吕建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