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谈谋划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原则要求

2022年第8期《求是》杂志刊发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促进我国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这是习近平总书记2021年2月26日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八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在这篇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科学谋划“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社会保障事业。

社会保障关乎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这样明确“十四五”时期我国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蓝图。

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推进社保转移接续,健全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险筹资和待遇调整机制。实现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推动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省级统筹,健全重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落实异地就医结算,稳步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积极发展商业医疗保险。健全灵活就业人员社保制度。健全退役军人工作体系和保障制度。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坚持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健全老年人、残疾人关爱服务体系和设施,完善帮扶残疾人、孤儿等社会福利制度。完善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

如何把美好蓝图变为现实?在这篇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逐条逐项深入研究,纳入规划,抓好落实。”同时,总书记对科学谋划“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社会保障事业提出了四条重要原则要求。

一是

要坚持系统观念。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系统谋划、统筹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根据新的实践需要,形成一系列新布局和新方略,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在这个过程中,系统观念是具有基础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我国发展环境面临深刻复杂变化,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经济社会发展中矛盾错综复杂。同时,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政策性、关联性都很强,涉及各方面利益关系的深刻调整。必须把握好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提出的新要求,从系统观念出发推动我国社会保障事业发展。

二是

要树立战略眼光。

“做到科学决策,首先要有战略眼光,看得远、想得深。”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要求党员领导干部树立战略眼光,善于从战略上看问题、想问题。

战略是从全局、长远、大势上作出判断和决策。总书记指出,“维护社会大局稳定,要切实落实保安全、护稳定各项措施,下大气力解决好人民群众切身利益问题”。社会保障发挥着民生保障安全网、收入分配调节器、经济运行减震器的作用,是治国安邦的大问题。必须顺应人民对高品质生活的期待,适应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进程,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三是

要增强风险意识。

“把困难估计得更充分一些,把风险思考得更深入一些”。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告诫全党务必增强风险意识,不忘居安思危。

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和城镇化、人口老龄化、就业方式多样化加快发展,社会保障面临不少新情况新问题。

预判风险是防范风险的前提,把握风险走向是谋求战略主动的关键。必须增强风险意识,提高工作预见性和主动性,未雨绸缪、积极应对,注重堵漏洞、强弱项,有效防范化解各类风险挑战,确保我国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

四是

要拓展国际视野。

拓展国际视野,要注重学习借鉴国外社会保障有益经验,但不是照抄照搬、简单复制。

一些拉美国家盲目进行“福利赶超”落入“中等收入陷阱”,一些北欧国家实行“泛福利化”导致社会活力不足等教训,要牢牢记取。

“我们要强化问题意识、时代意识、战略意识,用深邃的历史眼光、宽广的国际视野把握事物发展的本质和内在联系”。2021年8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上指出:“要统筹需要和可能,把保障和改善民生建立在经济发展和财力可持续的基础之上,不要好高骛远,吊高胃口,作兑现不了的承诺。政府不能什么都包,重点是加强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保障建设。即使将来发展水平更高、财力更雄厚了,也不能提过高的目标,搞过头的保障,坚决防止落入‘福利主义’养懒汉的陷阱。”

保障和改善民生,要坚持实事求是,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这篇重要讲话中深刻指出的:“什么时候都不能忘记一个道理,经济发展和社会保障是水涨船高的关系,水浅行小舟,水深走大船,违背规律就会搁浅或翻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