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总书记探寻中华文明|文脉寻踪

“我们生而为中国人,最根本的是我们有中国人的独特精神世界,有百姓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我们提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充分体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升华。”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孔子故里、岳麓书院、三苏祠……这一次次身体力行无不彰显出总书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刻思考,也让我们真切感受到他深邃思想的源头活水。

道德对于一个国家、社会、民族乃至个人发展价值和意义不言而喻。习近平总书记一直高度重视立德问题。2013年11月26日,总书记来到曲阜考察,在同有关专家学者代表座谈时,他语重心长地说,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

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上,习近平主席进一步阐述道:“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

两千多年前,先贤孔子以学立身,成为“万世师表”,其提倡的“仁、义、礼、智、信”等理念,时至今日仍然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千百年来,儒家思想所蕴含的“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政治理想,“修齐治平、经世致用”的家国情怀,“仁义礼智、孝悌忠信”的道德主张,“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省也”的德行修养方法等,不仅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更影响了中国人民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017年9月3日至5日,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晤在福建厦门举行。3日晚,细雨中的筼筜书院,清幽古朴,习近平主席同俄罗斯总统普京在这里进行会晤。会见后,两国元首共同参观在筼筜书院内展出的福建非物质文化遗产。习近平主席向普京总统介绍闽南文化的历史渊源和展品的特色,讲述生动,如数家珍。普京总统对传承数百年的中国传统艺术给予高度赞扬。“筼筜会晤”让书院登上重大主场外交活动的绚丽舞台,不仅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进外国元首视野,更倾注了习主席对人类文明美美与共的殷切期许。

作为厦门首家现代书院,筼筜书院自2009年开院以来,多次举办国台办重点交流项目“海峡两岸国学论坛”,以朱子理学、《诗经》《道德经》《易经》等系列经典为主题,汇聚近百位名儒学大师,纵论古今、谈经论道。筼筜书院不仅延续了传统书院育人的功能,还让国学走在新时代的前列,以启发创新形式,将国学之美、国学之魅带到世人身边。

习近平总书记深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厚的内涵和底蕴,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与发展。2020年9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走进千年学府岳麓书院考察。在书院的讲堂前,总书记凝望“实事求是”匾额,指出“一定要把真理本土化”。

如何实现真理本土化?总书记在今年6月召开的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

岳麓书院大门有一副集句联,上联是“惟楚有材”,源自《左传》;下联是“于斯为盛”,出自《论语》,意为楚地人才众多,而这里(书院)尤为兴盛。在岳麓书院的讲堂前,悬挂着“实事求是”匾额。近2000年前,东汉史学家班固在《汉书》中写下“修学好古,实事求是”,记述古人传承文化、求索真知的故事。岳麓书院倡导实事求是的精神,培育出一批又一批影响中国近现代历史的人物。“心忧天下、百折不挠、敢为人先、兼容并蓄”等湖湘文化精髓世代传承、经久不衰。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这些耳熟能详的名言都出自宋代大儒朱熹。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在会上,他谈起中华民族在漫漫历史长河中涌现的一大批思想大家,其中就包括朱熹。2018年6月,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引用朱熹名言“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诠释了“民心是最大的政治”。

“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2021年3月22日,正在福建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在朱熹园,深刻阐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与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继承发展关系:“要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结合起来,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朱熹园内的武夷精舍是朱熹于淳熙十年(1183年)亲自创建的书院。他在这所书院里授徒、讲学、著述8年,完成了《四书章句集注》的修订,实现了儒学更新和理学集大成。朱熹倡导“格物致知”“知先行后”,把“理”作为最高哲学范畴,形成了一个博大精深的理学体系,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全面影响。世人缅怀朱熹对中华文明的重大贡献,尊称其为“朱子”。

“一滴水可以见太阳,一个三苏祠可以看出我们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我们说要坚定文化自信,中国有‘三苏’,这就是一个重要例证。”2022年6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三苏祠考察,一路走一路询问,了解三苏生平、主要文学成就和家训家风,以及三苏祠历史沿革、东坡文化研究传承等。

总书记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曾经在多个场合引用苏轼饱含政治智慧的诗文:“物必先腐,而后虫生”“天下之患,最不可为者,名为治平无事,而其实有不测之忧”“为国不可以生事,亦不可以畏事”……总书记主张,“要善于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治国理政的理念和思维,广泛借鉴世界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不能封闭僵化,更不能一切以外国的东西为圭臬”。

“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三苏祠是三苏文化的发源地和传承地。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三苏文化蕴含的民本情怀、家风家训、务实担当精神、法治智慧、正确人生观价值观、治国理政理念和思维等具有历久弥新、回味隽永的中华魅力。

(来源: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