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建行路口进入,踏着干净且黝黑的柏油路,映入眼帘的是道路两旁新种的花草,石砖和铁栅栏组建成洁白且通透的院墙,新建的邻里服务中心和便民服务站坐落在道路的右侧,老树下的石椅子、花坛、长廊等,构成一幅悠然闲适的生活画卷。
这就是黄州大道上西湖街道红卫社区的建行片区,很难想象片区焕然一新之前,群众都是用“破败”“杂乱”“无序”等词来形容的。
自去年以来,乘着黄州区开展美丽城乡建设的东风,红卫社区积极探索党建引领片区治理新模式,紧扣共同缔造主题,以提升人居环境和补齐民生短板为重点,实现片区由内而外的改造,让片区既有“颜值”和“温度”,还聚“人心”和“人气”。
共同“把脉” 由乱而治
翻看建行片区去年的照片,全长426米的路面坑坑洼洼,院墙脱落严重,公共服务设施缺乏等一系列问题映入眼帘。
“以前,一到雨季,雨水排不出去,出去一趟就踩湿一双鞋,那时候心里非常恼火。”家住和兴小区的居民王先生说。
环境就是民生。人居环境是美好生活的基础,也是底色。基础该如何提升,底色又该如何擦亮?
“乘众人之智,则无不任也;用众人之力,则无不胜也。”在共同缔造理念的指导下,红卫社区干部俯下身子向群众纳言问计,聚力聚心为片区人居环境整治的“精准把脉”。
去年4月,红卫社区党总支进片区入户走访,询问群众最亟需解决的民生问题,从拉家常中体察群众最敏感、最深切的感受,与民同心。同时召开6次板凳会,聚焦建行路改造建设的心声,开展美好街巷建设的讨论,与民共议。
寻找群众利益“最大公约数”,凝聚“同在屋檐下”的共识。经过多次讨论,片区最终确定“拆围墙、拓道路、增游园、建阵地、强管理”的小巷改造方针,既让片区的“面子”新,又兼顾片区的“里子”实。
随着一项项贴民心、合民意的改造清单的制定和有计划、有步骤的件件落实,建行片区华丽“转身”的齿轮开始悄然转动。
“深耕”民生 照进现实
夜幕降临,建行路上新建的十二盏路灯一一亮起,烟火气缓缓升起,来往居民笑脸相迎,礼貌问好,和谐温馨氛围浓厚。
以建行路为改造重点,连片补齐片区配套设施短板。通过改造建行路下水管网,道路并实施弱电入地,解决生活污水排放难、电线网络杂乱问题。道路刷黑面积约6000平方米,规划停车位31个,沿路设置小花坛、休憩处、综合便民服务站,有效提升群众幸福感。
“合七为一”组建片区大家庭。通过拆改旧围墙270米,将建行小区、和兴小区、渔政小区、区农商行小区等七个小区打通,既拉进居民之间的交流的距离,又腾出空地为片区添花增草。
新建片区的“邻里活动中心”,拓展邻里服务空间。围绕居民的学习、休憩、娱乐等需求,“邻里活动中心”内设置图书阅览区、书画室、棋牌室、自习室等多个功能区,着重关注“一老一小”群体,全面满足居民需求。同时,将“邻里活动中心”作为红色服务阵地,打造百姓可感、可及、可触的社区服务+社区治理的综合体,真正把“邻里活动中心”建设成为化解片区矛盾纠纷群众之家、幸福之家、温暖之家。
“作为片区的一份子,看着我们提的建议被社区采纳并一一落实,我们由衷感到高兴。现在,我们片区环境整洁、道路畅通、基础设施完善,生活在这里幸福感很强!”看着片区的“新装”,家住建行小区的吴女士连连称赞。
如今的建行片区,蝶变新生,真的不一样了!
长效管理 兜住幸福
共同缔造一子落,基层治理全局活。随着共同缔造的深入推进和便民惠民项目的快速落地,共建共治的种子逐渐在居民心中生根。
“从‘杂乱’到变美,我们片区的面子有了。目前,我们在积极探索让社区变得更好的治理机制和路径,让群众感到幸福的同时,提升其获得感。”红卫社区书记张晓斌说。
在老旧小区完成改造后,社区鼓励居民和共建单位自主认领责任片区、认管公共事务。通过积极孵化社区志愿服务团队、共同拟定社区公约等方式维护、管理和监督共建成果。让群众在共谋、共建、共管、共评的过程中有更多的参与感和获得感,不断增强主人翁意识,推动“共同缔造”长效发展。
另外,社区坚持党建引领,完善社区“大党委”工作机制,发动片区楼栋长、邻里长等共治力量,增强社区调配资源服务群众能力,推动实现责任共担、事务共商、资源共享、实事共办。同时,发动下沉单位、共建单位的骨干力量,定期商议片区内涉及共同利益和居民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共谋对策,共享资源,打通各方力量之间的“壁垒”,把党组织和党员、居民群众深度连接起来,打造民心向党新家园。
下一步,红卫社区将继续用好共同缔造“金钥匙”,激活建行片区的“共居、共利、共享”驱动源,切实发挥居民群众主人翁作用,不断推进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实现片区环境卫生不断提档升级,共同谱写“共同缔造”新篇章。
文稿:余红升 梁建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