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96年开始,我就在这个泵站负责防汛抽水工作。现在大家都在默默付出,我也只是在做好我的本职工作。”7月5日,刚刚忙完防汛工作的郑棉湖腼腆地笑着说。
陈策楼镇龙塘村的龙塘闸里,有一台孔径0.5米、功率为75千瓦的大功率水泵,在汛期来临后,这台水泵日夜不停,连续运转,为该镇张家铺村、六庙村、古楼园村、祠堂湾村以及整个工业园区进行排涝,镇里、村里的同志们都亲切地称它是个“功臣泵”,而支撑这台水泵顺利运转的就是陈策楼镇龙塘村的“独臂侠”郑棉湖。
因为小时候的一场意外,让郑棉湖失去一条手臂,但他自立自强的个性让他没有消沉下去,“吃苦耐劳、肯干肯学、善良爱助人”是村民对他一致的评价。
在他30多岁的时候,看着村里用电困难且电路总是损坏的情况,他主动向供电所联系,学习电路维修的知识。他用比常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让“独臂”的自己如常人一样,用一只灵活的手臂完成复杂的电路检查和维修工作。
由于陈策楼镇地势较高、久旱少水,龙塘闸水泵启动次数少,且部分进出水管道已经生锈腐蚀,难以正常启用。从1996年开始,他用自己的电工知识和这台水泵牢牢地、稳稳地守护着附近村子的用水、排水安全。
从6月29日开始,64岁的郑棉湖又主动承担起了龙塘闸排水泵站的维护保养工作,坚守在防汛第一线。
在闷热的水泵房内,他独臂熟练地操作着各种设备,检查电路、启动水泵、试水、监测水压,每一个步骤都一丝不苟。电路不通,他便独臂爬上电线杆,“牵线搭电”;水管锈得堵住了,他便涉水,拆旧管换新管;水泵要持续稳定工作,便少不了人看守,他便坚守在旁,紧盯各项运行参数,密切关注着机器的运行状况,及时解决出现的各类问题。
伴随着强大的电机轰鸣声,巨大的水泵开始全速运转,积水被源源不断地排出,朝着预定的排水渠道奔腾而去。
他不仅是一名老党员,也是龙塘村8组的组长,更是群众身边随叫随到的志愿者,他用自己的电工技能和满腔热情为村民排忧解难。
“无论他到哪里,一只手都能撑起一片天,遇事主动担当,身残志不残,防汛总是冲在前面。”龙塘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范学林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