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来申报5000元的社会工作者资格证书专项奖励资金,真是太开心了!感觉受到了极大的鼓舞!”11月6日,黄州区东湖街道虹桥社区工作者张创业高兴地说。
他今年参加了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考试,取得了中级社会工作师资格证书。“去年取得了助理社会工作师资格证书,领到了2000元的奖励,激励了我今年继续参加中级的考试。”张创业告诉记者。
近年来,黄州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基层社区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基层社区治理文件精神,全市第一个出台《黄冈市黄州区社区工作者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和《黄州区激励社区工作者担当作为六条措施》及《补充说明》(以下简称《措施》),建立健全了社区工作者的招录、薪酬、调动、考核、教育等职业体系和管理机制。
根据《办法》《措施》相关规定,黄州区先后制定了《2023年黄州区社区工作者考取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证书奖励方案》《2024年黄州区社区工作者考取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证书奖励方案》,连续两年对取得初级、中级、高级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证书的社区工作者,分别给予2000元、5000元、8000元的一次性奖励,每月工资还相应增加100元-300元。有力激发了社区工作者的学习热情,鼓励带动了更多的社区工作者报名参加职业资格考试。
据统计,今年全区在册在岗社区工作者867人,报名参加考试人数为409人,119人通过考试,取得资格证书,通过率达到29.1%。
区委政法委、区委组织部、区民政局和区社区工作服务中心共同筹措专项奖励资金34.3万元。加上去年发放的44.4万元,连续两年共发放奖励资金78.7万元。
“近几年,越来越感受到国家对社区工作的重视,大家对这个资格证越来越认可,同事们都在考,学习氛围很好。我今年取得了中级社会工作师资格证书,这也是行业趋势,对我们社区工作者的职业素质和专业能力要求越来越高。”赤壁街道八一社区工作者彭欢说。
孙薇是西湖街道红卫社区的专职社区工作者,今年她也取得了中级社会工作师资格证书。“参加考试也是一次学习成长的过程,让我认识到自己在专业知识和技能上的不足。之前有些居民在小区里散养家禽,我们只会劝说他们不要养。通过学习,我们了解了城区内禁止散养家禽的相关法规,现在我们可以直接向居民讲解法规政策,更好地解决了问题。”孙薇表示,将学习到的专业知识和理论运用到日常工作中,提升了自己与居民沟通的能力和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
除了奖励政策外,黄州区还注重社区工作者的教育培训工作。根据《办法》,黄州区构建初任培训、集中培训和日常教育等相互补充、各有侧重的培训培养机制,推动培训工作与岗位变化、职务晋升等紧密衔接,确保人员能力素质更好地适应新时代工作需要。
今年6月,区委组织部、区社区工作服务中心联合组织开展了为期3天的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考试考前培训,特邀专家团队为考生授课,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考点知识。培训通过中国微播间进行现场直播,三天点击直播参与学习的人数累计达到21.18万人次。全覆盖式的培训辅导,将培训增能与岗位实践有机结合,进一步提升了城乡社区工作者的专业素养和工作能力。
赤壁街道八一社区是由几家破产企业组建的企改社区,老旧小区多、困难群众多,矛盾纠纷也多。“之前,社区调解处理矛盾纠纷、开展工作大多是依靠个人感情、熟人朋友出面,难度较大。”社区党委书记王建中深有感触地说,“通过近几年的系统培训学习,特别是参加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考试,我们社区工作者的综合能力有了明显提升,在开展共同缔造、创文创卫、推进美丽城乡建设等工作上,大家将所学所知所会灵活运用在工作上,都感到得心应手,工作推进起来也顺畅得多!”
截至2024年10月,全区共有439人取得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证书。其中,助理社会工作师376人,中级社会工作师63人,持证率占比达到50.63%。
“黄州区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社会工作会议精神,继续健全社区工作者人才培养、教育培训等激励机制,落实健全职业体系、加强能力建设、完善管理制度、强化激励保障等措施,努力打造一支政治坚定、素质优良、敬业奉献、结构合理、群众满意的专业化、职业化、规范化社区工作者队伍,更好地适应新时代基层社区发展需要。”黄州区委常委、黄州区委组织部部长阮利红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