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戏苑”“文艺汇演”“非遗展示”“农民画展”......
黄州区文化馆,一场场艺术盛宴于此轮番上演,一部部文艺精品在这持续涌现,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吸引着人们走进馆内获取新知,领略氛围,汲取力量。
黄州区文化馆(百姓剧场),占地面积3700平方米,内设非遗展览厅、舞蹈室、合唱室、曲艺室、民乐室、少儿艺术培训中心、老年活动中心等多个功能室,为国家一级文化馆。
文化惠民:点亮群众精神世界
作为公益性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载体,黄州区文化馆充分发挥文化阵地作用,立足公共文化服务职能,不断优化服务质量。
2024年12月31日,黄州区首届公益慈善晚会在这里举行,演员们用宛转悠扬的歌声,精湛纯熟的表演,打造了一场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的慈善主题晚会,赢得在场观众阵阵掌声。
观看演出的孙大爷说:“我们经常来这里,既可以欣赏节目,感受文化氛围,还可以结识新朋友,提升我们的精神世界。”
统筹发力、系统谋划,推动文化惠民服务串珠成链、扩面提质。
2024年,黄州区文化馆围绕“我们的节日”“我们的中国梦 文化进万家”“强国复兴有我 文艺点亮生活”等主题,开展文艺惠民演出、“爱心戏苑”戏曲演出、书画展览、送文化下基层等活动220余场次,线上线下受众近160万人次。
为营造爱国奉献、团结奋进的浓厚氛围,2024年国庆期间,黄州区文化馆开展文化小剧、戏曲专场等演出以及书画展览、非遗展演、文创产品展销等活动近30场,以高品质文化活动与市民一道共庆祖国75华诞。
扎根群众,文艺才能接通源头活水;融入生活,文化才会绽放绚丽光彩。
去年国庆期间,15部完全来自群众生产生活题材的文化小剧精彩上演,剧目不仅题材新颖,演员们扮相优美,唱腔娴熟的表演颇具吸引力,给观众带来不一样的体验,也让文化小剧彰显独特魅力。
值得一提的是文化小剧《黄州萝卜保卫战》,自去年在文化馆预演后,引起强烈反响。作为黄州区首部儿童文化小剧,该剧不仅展现了黄州特色农文化,还通过创意剧情和沉浸式表演,成为了黄冈众多文化小剧中一大亮点,并在东坡文创空间、黄梅戏大剧院多次上演。
精神纽带:创新服务凝聚力量
文化是凝聚人心的精神纽带,也是增进民生福祉的关键因素。
以舞蹈、民歌、快板、湖北大鼓等形式,唱响党的好声音,以喜闻乐见的形式,将党的创新理论送抵基层,已成为理论宣讲的创新载体。
“盛会精神指航向,深化改革帆正扬,守正创新谋发展,全会精神放光芒……”
免费对外开放、拓宽服务半径,黄州区文化馆逐步转型升级,打造移动式“文化剧场”,让“爱心戏苑”品牌活动走进景区、街区、社区,这些新举措让文化服务更贴心、更接地气。
“爱心戏苑”志愿服务项目,自2023年实施以来,演出有120余场,以文化馆为主阵地,“移动剧场”覆盖全区9个乡镇街道,免费为近30万人提供戏曲演出服务,把党的政策和关怀送到群众身边,满足市民精神文化需求。
生机勃发:文艺之花绽放光彩
黄州流淌着浓厚的人文气息,文化发展迸发出蓬勃的生机与活力,文艺创作更是硕果累累。
2024年,黄州区原创的音乐剧《绣红旗》亮相央视。文化小剧《黄州豆腐》在全市文化小剧展演中获三等奖。组织社会文艺团队创作编排的文化小剧在中秋、国庆双节期间全部上演,受到广大群众高度好评。《千古赤壁风流》《江滩如画》等2支民歌在第九届鄂东民歌大赛中分别获演唱二、三等奖。
目前,黄州区共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28项,2024年,《黄州蓝靛印染技艺》新增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黄州滚龙》《黄州鱼丸制作技艺》《黄州糖画》《潘氏中医外治法》等,新增为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新增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15人,为非遗传承注入了新活力。
2024年,黄州农民画有近150幅作品,赴咸宁、襄阳参加展览交流活动,开启了黄州农民画在异地大规模办展的先河。
“我们将持之以恒地精耕细作,以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点亮群众幸福生活,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黄州区文化馆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