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夏,在疫情防控黄冈保卫战取得决定性成果百余日,疫后重振工作正紧锣密鼓推进之时,我市经历了罕见的超长梅雨期,梅雨总量超过1998年,居历史第一位。我市长江兰溪以下江段出现仅次于 1998 年的历史第二高水位。面对前所未有的山洪、内涝、外洪三线作战严峻形势和考验,英雄的黄冈人民再次迎战大考,弘扬“万众一心、紧跟党走、朴诚勇毅、不胜不休”的黄冈革命老区精神,经受了一次又一次严峻考验,战胜了一场又一场特大洪水,夺取了2020 年防汛救灾斗争阶段性胜利。
这场特大洪涝灾害是如何战胜的?给我们留下哪些启示和思考?今起,黄冈日报全媒体将连续5天推出一组黄冈2020防汛救灾观察报道,敬请关注。
9月6日,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发出通知,当日上午9时终止防汛应急响应。
这标志着,经过76个日夜艰苦卓绝的奋战,我市夺取了2020年防汛救灾斗争阶段性胜利。
黄冈,集一江、六水、百湖、千库于一域。防汛关系全市安危,是“天大的事”。
今夏,黄冈汛情格外凶猛——
连续9轮强降雨!梅雨期较常年平均多 19 天,全市平均降雨量 972 毫米,比全省平均降雨量偏多 4 成以上,为新中国成立以来黄冈历史同期最高值!
长江黄冈段全线超警戒 28 天-39天(不同站点的最小、最大值),比 2016年超警戒水位历时多9-20天,兰溪以下江段出现仅次于 1998年高水位。
黄冈面临的考验,还远不止于此——
1998年,长江干流8轮洪峰轮番来袭,黄冈防汛主要是抗长江洪水。
2016年,黄冈遭遇6轮强降雨袭击,先山区后沿江,我们是先防山洪内涝,再防长江外洪。
今年汛期,山洪、内涝、外洪同时袭来,面临三线作战,内外夹击,腹背受敌。
雨量之大、汛情之猛、洪涝之重,历史少见。黄冈战疫后,又遇洪灾大战大考。
关键时刻站出来,生死关头豁出去!在防汛救灾一线,全市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主动担当、敢打头阵,引领750万黄冈人民书写了一张人定胜天的答卷——
成功处置重大较大险情153处,全市263公里长江干支堤、6条入江支流、1237 座水库均实现了“不垮一堤、不溃一垸、不亡一人”。
在全省防汛救灾视频会、调度会上,黄冈先后3次作交流发言,省委、省政府充分肯定黄冈抢险救援有力,将损失降到了最低。
“障百川而东之,回狂澜于既倒。”这张黄冈答卷,再次彰显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密切联系群众优势;见证了黄冈各级党委政府的责任担当和坚强有力;诠释了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对人民群众的无限忠诚。
危急关头,
领导干部靠前指挥,
担当“定海神针”
雨疯了一样地下,水疯了一样地涨。
暴雨红色预警!地质灾害黄色预警!洪水橙色预警!各种预警接二连三。
江河湖库全线告急!山区沿江全域告急!山体滑坡,堤坝脱坡,道路冲断,城区内涝……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黄冈一度成为全省防汛救灾主战场,形势异常严峻。
越是急难险重的时刻,越需要党的坚强领导,越需要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团结凝聚一切力量,勠力同心,共克时艰。
这是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力——
“沧海横流显砥柱,万山磅礴看主峰。”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防汛救灾作出指示部署中,始终强调的第一要务是:“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这为我们打赢防汛救灾这场硬仗提供了根本遵循。
省委、省政府高度关注黄冈汛情,心系灾区群众。
省委书记应勇,省委副书记、省长王晓东亲临我市重灾区,考察指导防汛救灾,慰问抗洪抢险一线人员,看望受灾群众,强调要尽最大努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坚决打赢防汛救灾这场硬仗。
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王瑞连,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省监委主任王立山,省委常委、省军区司令员马涛,副省长曹广晶、万勇、赵海山等 8 位省领导先后深入黄冈指导抢险救灾。四面八方力量汇聚而来,为我们打赢这场硬仗提供了强大支撑。
这是因时因势、坚定果敢的决策力——
战斗,必须统一领导、统一指挥、统一调度,“军令如山”方能雷霆出击、克
敌制胜。
在今年的防汛救灾中,我们借鉴疫情防控指挥体系经验,实行书记市长“双指挥长”制领导体系,在此基础上还探索了“双办公室主任”制。
汛情就是命令!指挥部的灯,彻夜不熄。一次次紧急召开商讨会议,一遍遍研判汛情走势,一切决策在这里制订,一切命令从这里发出,牵一发而动全身。
6月23日启动防汛四级应急响应;7月5日深夜提升应急响应至三级;7月8日12时提升至二级,按照“二级响应、一级部署”,进一步升级防范应对举措,全市进入战时状态。
入梅以来,市防指召开 6 次全市防汛工作视频会,组织防汛会商25次,下发通知(命令)55件。
从部署梅雨期强降雨防范应对工作,到安排统筹“三线作战”;从要求抓实“三险四保”,到命令“十个应转尽转”;从部署全力以赴迎战长江超保证水位,到推进生产自救和灾后重建……顺应时势调整工作着力点和应对举措,变被动为主动,化风险为机遇。
这是敢于担当、科学应对的动员力——
7月8日零时至6时,黄梅普降暴雨220毫米以上,大河镇最大降雨量达353毫米,突破历史极值。
特大暴雨致黄梅一度陷入重围:大河镇袁山村突发山体滑坡致9名群众失踪;县城发生严重内涝致560名高考学生一度无法进入考场;考田河水漫溃堤致近 2000名村民被困。
这天清晨6时许,市委书记刘雪荣接到黄梅县委书记马艳舟向他报告紧急汛情的电话。刘雪荣听完后,立即作出口头指示,不惜一切代价救人!随即果断决策部署:他和赵斌、易先荣、上官福令等市领导兵分四路赴黄梅指挥抢险救灾;市长邱丽新在市指挥部坐镇。
1个小时后,冒着暴雨,市领导驱车飞驰险情灾情最严重的黄梅县。
2个小时后,刘雪荣与马艳舟会合,紧急会商部署,一系列应急方案,快速启动;一道道请示、指令,迅速发往省防汛抗旱指挥部、省直部门和全市各相关部门。
3 个小时后,舟桥部队、空降兵部队、民兵应急队 2200 名官兵、400 多名消防救援队员等全省党政军民各路救援力量迅速集结,火速驰援黄梅各灾区。
4个小时后,在市委副书记赵斌现场指挥下,经过各方艰苦努力,华宁中学 576 名被困考生全部转运出校园,所有考生当天中午前均参加了高考。此举得到省委督导组的充分肯定。
8个小时后,在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易先荣现场指挥下,经过军民齐心协力,考田河水漫溃堤 2000 名被困村民及沿线 2.4 万名群众全部转移安置到位;鏖战 25 小时后,考田河 200 米的溃口封堵成功,顺利脱险。
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与时间赛跑,绝不放弃一丝希望。在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上官福令现场指挥下,在省市县镇村各级各部门艰苦细心努力下,经过 34 小时连续作战,袁山村山体滑坡 9名失踪人员全被找出,其中 1人成功获救,生命体征稳定。
不仅是黄梅的险情,今年汛期,几乎每一个重大较大险情,都有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一线指挥的身影。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压实责任、勇于担当,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入一线、靠前指挥。”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要求,成为黄冈各级领导干部的自觉行动。
市委书记、市防汛抗旱指挥部指挥长刘雪荣,跑遍全市每一个县市区防汛一线,察看了每一个重点险工险段,赶到了每一个重点险情抢险现场。当浠水白洋河水库发生脱坡险情时,他通宵在现场指挥抢险、转移群众;当黄梅陷入重灾重围时,他在黄梅连续坚守 50 多个小时,靠前督战;当团风县举东堤血防圩遭遇多次险情,他三赴现场察看,并与大家一起坚守,迎战洪峰过境;五次洪峰过境黄冈前后,他一遍又一遍到长江干支堤调研督导,把脉问诊;他多次深入灾民安置点,看望慰问群众……仅7月6日至8月1日,刘雪荣昼夜急行,风雨兼程,辗转全市各地近百个险工险段,行程达 5441 公里,在一线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
市委副书记、市长、市防汛抗旱指挥部指挥长邱丽新,多次深入一线检查督导防汛救灾工作,无论是江河湖库堤坝上,还是城区和企业内涝,哪里险情最重,她就赶往哪里,哪里困难矛盾最多,她就出现在哪里。在浠水白洋河水库脱坡、黄梅考田河溃口、麻城阎家河塌方等抢险现场,内涝企业、被淹田间地头,都能看到她靠前指挥、办实事解难题的身影。
市委副书记赵斌担任全市灾情最严重的“三 湖”地区及西隔堤防汛分指挥部指挥长,常驻前线一个多月,多次深入武山湖、太白湖、龙感湖等湖区防汛一线,督战指导,科学调度,打赢了一场又一场恶仗、硬仗、险仗。
市级领导带领10个督导组分片包保全市13个县市区(含高新区、龙感湖管理区、白莲河示范区)。2 个多月来,他们连续奔波在各地最基层、最前线,指挥指导防汛救灾工作,与当地干群同吃同住同战斗。
以上率下。各县市区党政一把手,闻令而动、身先士卒,坚守一线、冲在前头,现场办公解难,与群众同舟共济,组织动员各方力量打赢抗洪救灾攻坚战。
“党的坚强领导,就是战胜艰难险阻的‘定海神针’。”“市领导靠前指挥,我们就有了主心骨。” “领导率先垂范给全市人民打了一剂强心针,让我们坚定了必胜的决心和信心。”这是记者在抢险现场采访听到基层一线干群说得最多的话。
暴风雨中,
基层党组织守土尽责,
筑牢坚强堡垒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身后是上涨的江水,面前是飘扬的党旗,脚下是固守的大堤,铮铮誓言在黄冈防汛一线回响。
“人在堤在,誓与大堤共存亡。”这是铮铮誓言,更是使命担当。7月8日,强降雨致武穴市武山湖出现历史最高水位18.37米,超保证水位1.37米,险象环生。
暴风雨中,环武山湖6个镇处基层党组织与洪水赛跑,上人、上机械、上物料……一个通宵,一条长 22 公里、高 0.8 米的子堤码得方方正正,并全部铺盖上彩条布,让湖区防汛抗灾备足了调度空间。
在防汛抗洪一线,武穴建立了“临时党委+临时党支部+临时党小组+党员+群众”的组织体系和工作模式。各哨棚临时党支部通过“双宣誓、双带班、双巡堤、双挂钩”的“四双制度”,确保上级系列防汛救灾决策部署落到实处,确保了大堤绝对安全。
组织前移,不仅是在武穴市。7月8日,市委组织部在全省率先发出通知,要求全市各级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在防汛救灾一线践行初心使命。
号令如山。全市 1637 个防汛临时党支部、21 万余名党员干部遍布江、河、湖、库堤坝,与群众百姓混合编队,巡堤查险,并签订防汛“军令状”,立下抢险“生死牌”,在风雨中屹立起坚强堡垒,成为防汛抗灾一线最亮丽、最温暖民心的风景线。
有党组织在,就有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在!
7月6日,浠水白洋河水库发生脱坡险情后,按照市县领导包乡镇、乡镇干部包村组、普通党员带群众的原则,连夜将下游 3个乡镇、22个村、28858名群众紧急转移。
7月5日深夜,罗田县燕儿湾村附近的红卫水库溢洪道过水深度超过1米,通村路沿线几十处塌方!燕儿谷联合党委迅速组织连片6个村党支部和应急分队,将1402名群众连夜转移。
7月11日,罗家沟水位猛涨至 26.84 米,千余名叶路洲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威胁。黄州区迅速按照预案,组织 300余名党员干部进村入户,经过 35 个小时昼夜不歇地努力,顺利转移群众 1557人。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持续强降雨造成 382万人受灾。我市科学运用第二大定律“转移转移还是转移、避险避险还是避险”,紧急转移安置18.5万人次,保障受灾群众有饭吃、有衣穿、有干净水喝、有地方避险、有病能医。
“生死关头,只要看到党组织,我们就看到了希望。”这是受灾地区群众切身体会。
有党组织在,就有江河湖库堤坝的安全在!
重灾区黄梅县,把指挥部建在大堤上,将党支部建在哨棚里。494个党员突击队严阵以待,190 个临时党支部成为防汛主心骨,引领干部群众严格落实“66533”巡堤查险规范,排查整改大小隐患50余处,成功处置险情 60 起,全力筑牢长江干堤安全防线。
龙感湖管理区,不仅把指挥部设在江堤上,而且自我加压、提高标准,500米一个哨棚,60人值守一公里,成立 8 个临时党小组,成功排查处置险情 6 次,确保 3 公里长江干堤责任段万无一失。
团风县境内共有长江支干堤和民垸圩堤44.5 公里,长河、举水河过境,堤防任务重、困难多。7 月 7 日至 11 日,长河团风镇多处堤段发生险情,举东堤廖叶咀段出现脱坡重大险情,血防圩面临溃堤风险……
面对来势汹汹的险情,团风县各级党组织不畏艰难、昼夜奋战、与洪水共进退。组织 4500余人次奋力抢险,确保了团风县城及4000多名黄湖移民、6000亩农田安全;经过 6000余名干群9天9夜抢险,成功完成举东堤廖叶咀段脱坡整险;紧急协调部队官兵和干部群众等 2460人,连续奋战三昼夜,成功应对举水河洪峰过境。
浠水县面对“内防山洪、外防江汛”的双重压力,坚持“有险必抢、抢险必胜”,成功处置了大量险情。经过 3 个昼夜的艰苦奋战,成功处置白洋河水库发生大面积脱坡险情;组织干群 3 天建起2.5 万立方米外坡粘土外帮和内坡压浸平台,用工程化措施,消除了白永支堤 3.76公里堤身大小管涌 85 个险情;当长江干堤茅山堤团林岸段出现泡沫,在没有明显险情的情况下,坚持抢险物资、抢险装备、抢险人员“三个前置”,及时排除了险情隐患。
在汛情重、险情多、抢险救灾任务艰巨的形势下,团风、浠水均实现了“不亡一人、不溃一堤、不垮一坝”的目标。
8月13日,市委、市政府决定,给予团风县防汛抗旱指挥部、浠水县防汛抗旱指挥部记二等功奖励,并分别给予一次性奖励 200万元。
有奖就有罚,执纪必须严。
入汛以来,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闻“汛”而 动,连续下发多个紧急通知,要求严明防汛救灾工作、长江干堤巡堤查险工作纪律;市纪委监委组建 6 个督导检查组,联合各地纪委监委明察暗访专班,进行全方位、全时段、全覆盖的监督检查,共检查防汛重点部位 1.7万处,督促解决问题2337个,立案 61人,处分 27人。
把党旗树起来,把党员身份亮起来,把生死牌立起来,把战斗口号喊起来,把纪律保障挺起来。
一次次的险情,就这样被防御在大堤之外。一轮轮的洪峰,就这样被踏平在双脚之下。
考验时刻,
共产党员冲锋在前,
屹立不垮堤坝
每有大战来临,必有勇士冲锋。
历史上,黄州是个水患多发地。今年入梅后持续超强降雨使得本来就地势低洼的黄州发生严重内涝,很多社区小区不幸成为“水凼子”,需紧急转移群众的任务急切而繁重。
更为严峻的是,7 月 7 日长江黄州段超警戒水位后,一路持续增长。7 月 11 日下午 5 时,罗家沟水位达 26.84 米,涨势迅猛的洪水,严重威胁叶路洲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内涝外洪,双线作战,队伍力量不足,黄州面临前所未有的艰难境地。
二级响应,一级部署。发挥党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合力攻坚。
“紧急行动起来,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和省委省政府、省防指工作要求,把防汛救灾作为当前压倒一切的工作。借鉴疫情期间市直党员干部下沉小区防控的经验,让市直干部下沉黄州江堤参与防汛。”7月11日晚7时许,在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刘雪荣主持召开紧急会议,要求市直机关紧急调派1000名党员干部支援黄州区长江干支堤防汛救灾工作。
“我报名。”“算我一个。”“我家里负担轻,让我上。”7月 11日晚 7:30多,接到指令后,市直机关各单位迅速响应,连夜集结,立即组建防汛突击队。
当晚9:30,不到2个小时,便有66家单位(占市直单位的3/5)、1003名干部(占在职干部的1/6、98%以上是党员)报名参加,并于第二天清晨全部进驻全线责任堤段50个哨棚,到岗履责,进入战时状态。
为加强组织领导,每个单位明确一名副县级以上领导带队驻守防段,上足防汛人员。在哨棚共建立了50个临时党支部,让党旗在防汛救灾一线高高飘扬。
他们当中,有四成多年龄在55岁以上、六成多是县处级干部的市人大机关防汛突击队;有全员上阵参与巡堤查险的市委直属机关工委抢险队;有主动请缨白天参与值守的市财政局红色娘子军编外队;有刚脱下防护服又穿上迷彩服的市直卫健系统突击队;有轻伤不下火线的市直交通防汛抢险尖兵连……
他们中,有从疫情防控指挥部、防汛抗旱指挥部转战而来的市委办、市政府办的党员干部;有国企员工,还有非公有制企业负责人……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共产党员”;一个共同的目标,风雨同舟,共克洪魔,守护家园。
千余名市直干部和黄州区干群混合编队,分组彻夜坚守、吃住在哨棚,严格执行“66533”巡堤查险制度,战洪魔、抢大灾、抗烈日、冒风雨、抵蛇虫,克服各种困难。
从7月12日进驻江堤,到8月4日市防指将防汛应急响应级别由二级调整为三级,他们坚守大堤 23 个日日夜夜,共巡堤查险64300余人次,参与应急抢险 1300 余人次,用实际行动践行初心和使命,充分发挥了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市区一体,市直千名党员干部支援黄州防汛救灾,规模之大、组织之严密、成效之高,在黄冈防汛历史上前所未有。”黄州区负责人感慨道。
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今年汛期,全市有 21万余名党员奋战在防汛救灾一线。
险情之时,他们用拼命书写忠诚。6月21日,英山县温泉镇坡儿垴村突发山洪,河道、公路、田地连为一体,一片汪洋。全村1600多人的生命财产遭受巨大威胁。
当日中午,顶着如注的暴雨,坡儿垴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刘水存带着村“两委”成员和应急分队巡查河堤、防洪排险时,不幸跌入河道,被洪水卷走,遗体18天后才找到,因公殉职,年仅58岁。
7月21日,市委追授刘水存同志“黄冈市优秀共产党员”称号。8月24日,省委追授刘水存“全省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36岁的浠水县公安局关口派出所副所长夏亮,在防汛救灾一线连续奋战 12 天,突发脑溢血,经过 50多个小时抢救,才苏醒脱离危险。
市应急管理局副局长王正东,在防汛一线连续坚守 23 天,编制抢险队伍物资装备手册、牵头城区积水排涝,每天工作 12 个小时以上,7 月 30日病倒在江堤检查督导途中。
危急关头,他们向险而行。
因暴雨连日冲刷,318国道英山县杨柳镇杨树堰村 1.5公里的路段发生7处塌方。紧急时刻,100多名交通党员突击队队员冒着再次塌方的危险,从30多米高的塌方陡坡清理落石,夯填路基坍塌部位。经过多日连续作战,快速恢复路面通行。
7月8日晚,蕲春县赤龙湖堤腰处突然出现了一个簸箕般大小的塌陷,堤身的泥土不断被坑口涌出的急流卷走,百来斤重的沙包扔下去眨眼就被冲走。情急之中,党员朱学军跳进湍急的水流中,摸索到断裂的涵管进口,为精准堵住裂口,保住大堤立下汗马功劳。
连日降雨导致黄州区内涝严重,陈策楼镇龙塘村 61 岁老党员郑棉湖主动承担起龙塘闸排水泵站的值守工作。排涝前,部分进出水管生锈变形,难以启动,只有一只手臂的郑棉湖一头扎进3 米深的水中,换上新管道,保证了水泵顺利排涝。
艰难时刻,他们用行动践行初心。
市应急管理部门作为防汛救灾的主力军,不辱使命,全员上阵,既当指挥员,又当协调员,还当服务员、战斗员、值班员,60 多天 24 小时坚守值班岗位,用血性和担当扛起主体责任。
有着33年党龄的武穴市水利和湖泊局正高级高工宋建桥,退休3年后重上战场,连续10多天奔走江河湖库一线,把脉开方,人到险除。有人担心他身体吃不消,他却说:“我是一名党员,也是一名专业技术人员,不会因为年龄大,不会因为退休了,而停止为人民服务。”
黄冈国家天气雷达站,位于海拔1337米的麻城狮子峰康王寨,这里被称为“无人区”。22年党龄的市气象信息与技术保障中心“女汉子”李国华,带领团队坚守雷达站 23 天,吃泡面,睡帐篷、24 小时守护气象之“眼”——气象雷达,排除故障 10 多次,保障了天气预报的精准度,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了支撑。
7月19日,麻城阎家河镇叶家垸河堤塌方近200米,必须抛石固堤才能控制险情。接到抢险通知后,麻城石材行业党委第一时间集结 140余家石材企业,成立 5 个党员突击队,47 名党员带头装车,7 名党员司机主动申请驾车走在第一梯队,绵延 4 公里的车队,第一时间把 5000 立方米石材荒料送到 30 公里外的抢险一线,经过军民十多个小时连续奋战,大堤转危为安。
“跟我上!”“别怕,有我们在!”洪水中、风雨下,一声声有力的话语,是广大党员的铿锵承诺。大堤上、工棚外,一枚枚党徽光芒闪耀,数以万计的党员夜以继日坚守防汛救灾一线不同岗位,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一个支部就是一个战斗堡垒,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在防汛救灾现场,红色凝聚力、感召力再次彰显:小池镇 600 多位村民自发上堤,加入抢险突击队;龙感湖一批 00 后大学生跟着党员干部巡堤,希望向先锋看齐;还有一大批群众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愿意在抗洪斗争中接受党的考验。
风雨出题,江河设考,在 2020年防汛救灾这场特殊的考验中,市委市政府带领 750 万黄冈人民弘扬“万众一心、紧跟党走、朴诚勇毅、不胜不休”的黄冈革命老区精神,一仗接一仗,一战接一战,向人民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大雨大汛无大灾,滚滚洪流,安澜东去。
抵御洪水的,是党领导下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制度建立起来的防洪体系!
护佑家园的,是干群同心、军民团结构筑的“钢铁长城”!
责编:区融媒体中心 童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