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新时尚”变“好习惯”——垃圾分类引领绿色低碳生活方式

垃圾分类是老百姓关心的“关键小事”,也是政府重视的“民生大事”。日前,市区正致力于推进垃圾分类工作,从现实落脚、从细节着手,共同商讨和研究,破解垃圾分类这件民生“关键小事”,让垃圾分类从“新时尚”变为“好习惯”。

破解垃圾分类“关键小事”

2019年,黄州区赤壁街道有线社区被列为市区首批垃圾分类试点社区。垃圾分类开始实行时,初期工作进行的并不顺利。武汉藏龙集团环境科技有限公司项目经理易茗说:“最开始的时候,居民普遍不理解我们的工作,认为小区集中投放点那么远,还需要提着垃圾走过去,十分不方便。”

如何让社区居民理解垃圾分类工作必要性?有线社区成立了垃圾分类志愿服务团队,由社区在职、退休老党员以及网格员、小区志愿者组建而成75人的志愿服务团队,为辖区居民宣传普及垃圾分类知识,组织开展线上线下以及各类主题宣传活动,以此提高居民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

“厨余垃圾扔进绿色的垃圾桶,每个垃圾袋上都有一个二维码,督导员扫一扫就可以帮助居民积分……”在有线小区收集点,居民罗春早指导居民垃圾分类。前来投放的居民宁永朗表示,自己在家中准备了分类的垃圾桶,已经提前分类好了,到收集点直接投进对应的垃圾桶,不会乱也不会错。

今年,市区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点建设取得初步成效。市城管执法委选定江山如画、滨湖苑、亚坤·帝景豪庭、有线、建新、龙城华府、市委大院、原行署大院、澜山水岸和市人防等10个基础条件相对完善的生活居住小区,全面打造垃圾分类示范点,为后期垃圾分类工作积累经验。

垃圾分类习惯正逐步养成

垃圾分类重在全民参与,贵在持之以恒。今年以来,赤壁街道各个社区开展“旧物改造”“垃圾大寻宝”“垃圾宣传进校园”“小手拉大手,垃圾分类齐步走”等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垃圾分类宣传活动,让“绿色、低碳、环保”的理念深入人心。

为增强志愿团队学习力和活力,四海社区五老团队成员,多次前往垃圾分类科普馆开展团建活动及垃圾分类科普学习,直观感受垃圾不分类带来的危害,提醒着大家垃圾分类回收,再利用的重要性和必然性。

“五老团队组建垃圾分类小队的初衷,就是希望更多的居民能主动维护生活环境增强环保意识,以一部分人带动一群人逐步响应这种时尚的新生活方式。”五老团队队长叶进林说。

家住公园世家小区的郭铭浩小朋友,虽然只有4岁,却是垃圾分类的小能手。公园世家小区2020年9月份建成了垃圾分类四分类亭,各个垃圾桶分门别类的投放垃圾。自从郭铭浩接触了垃圾分类知识后,他每天都会监督家人正确进行垃圾分类。现在,公园世家小区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桶实现了全覆盖,四分类桶和九分类亭实行集中回收,垃圾分类的宣传栏、指引牌随处可见。

截至7月底,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共覆盖市区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共326家。配置各类型垃圾容器8715个,建设收集亭(站)197个,投放智能设备5台,积分兑换设备5台。市区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已全面推开。

赤壁街道26个社区生活垃圾分类基本建成投入运行。配置各类型收集亭203个、简易收集点61个、垃圾容器5698个、垃圾分类投放智能设备20台、受益居民约89954户。收集各类垃圾18742.1609吨,试点片区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效果已基本显现,市民垃圾分类习惯正逐步养成。

责编:朱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