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江春水添新丁 增殖放流百万鳞——黄州区开展渔业增殖放流活动

4月1日上午9时,黄州区在长江岸线渔政执法趸船码头举办以“增殖放流促修复,生态文明齐建设”为主题的渔业增殖放流活动。100万尾鳜鱼、翘嘴鲌、草鱼、青鱼等品种的鱼苗一跃而下,迅速向深水处游去,优化长江生物生态类群,为长江带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在放流现场,志愿者们和相关单位代表手持渔网、水桶,将经过检验检疫和规格抽查的鱼苗轻轻地倒入放流槽。顺着水流,一尾尾鳜鱼、翘嘴鲌、草鱼、青鱼等鱼苗欢快地跳入江水中,跃入长江母亲河的怀抱。

“长江是我们的母亲河,长江生态保护是关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增殖放流活动是保护长江水生生物资源、修复长江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副区长王振林表示,黄州区将继续加大生态保护力度,探索更多创新举措,促进长江水生生物资源的恢复和增长,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

本次生态增殖放流活动,黄州区主动接受社会各界监督,特邀黄冈市公证处公证人员全程参与,对鱼苗投放数量、放流流程规范及操作合规性进行实时监督,确保每个环节都符合法定程序和技术标准,进一步加大对长江水生生物资源的保护力度,提高长江水生生物资源的养护水平,优化长江生物生态类群。

参加活动的市民和志愿者纷纷表示,通过参与增殖放流活动,知道了放鱼并不是简单的“放生”,要科学放鱼,根据水体的水质状况,因水施策,确定适宜放养的品种、数量及规格等。同时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生态保护的重要性,增强了保护长江生态环境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来源:叶菁

一审:李晓

二审:余红升

终审:骆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