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实做好职能份内“微小事” 撬动人民群众“大幸福”——黄州区市场监管局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综述

自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以来,黄州区市场监管局党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按照“补短板、解难题、办实事”工作思路,紧扣职能职责,坚持从小处着手,以目标为导向,广泛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真抓实干,着力解决人民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切实做好职能份内“微小事”,撬动人民群众“大幸福”。现将“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总结如下:

站得更高,学思践悟抓落实

结合实际制定方案。该局党组按照党史学习教育小组部署,深入十三个支部,主动征求意见和建议,在收集和归纳党员的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制定“我为群众为实事”清单。将民生实事与区局党组和区委、区政府重点工作部署相结合、与疫情防控相结、与服务企业。从为市场主体解难题、为群众护民生、为黄州主城崛起、为国家卫生城的创建、为小区治理、为区局作奉献等六大方面,形成30项一般项目清单。同时将商事确认制度改革先行先试、国家卫生城复审、食品药品安全、优化营商环境、老旧小区改造、疫情防控等六项重点办实事项目清单,明确实践活动的任务书、时间表、路线图。区局党组书记吴向红第一时间就认领任务,把老旧小区改造和黄州商城改造两项作为办实事的载体。

及时跟踪掌握动态。该局党组围绕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坚持以目标导向,切实统筹制约发展的“关键事”、群众聚焦的“热点事”和彰显职能的“分内事”,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落细见效。区局机关党办、作风纪律办公室、人教股全程跟踪,狠抓落实,做到一月一检查,一月一讲评,抓好全过程管理,对实施情况盯紧督办,已制作工作简报15期。同时强化组织激励,深入开展“学四史、创建食品安全示范区、创建国家卫生城、唱红歌、党史知识竞赛”争先创优活动和先进人个评选活动,14人先后晋级或提拔重用,单位荣获党史知识竞赛组织奖,2个支部评为先进党支部,2人被评为优秀党务工作者,发挥了先进模范带头作用。

营造争先创优氛围。自“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开展以来,该局厚植为民情怀、将人民至上的理念深植于心。坚持从“小切口”推动“大服务”,将全部心力投入到为人民服务中去,为市场主体排忧解难上,扎实开展“营商环境我优化”“市场秩序我维护”“主城崛起我促进”“安全底线我守住”等系列活动,深入社区、深入企业、深入乡村,直面问题,做到不回避、敢于担当,扎实工作。经统计为企业办理动产抵押45份,开展食品安全、虚假广告、特种设备安全监管专项整治23次,立案124起,切实守住了食品、药品、产品质量、特种设备安全等“四大安全”,让人民群众吃得放心、用得放心、玩得放心,提高了人民群众幸福指数。

谋得更深  直面难点治玩疾

扎实推进商事登记确制改革先行先试。该局积极探索“名称自主申报+住所申报承诺+标准化经营范围”为主要内容的登记确认服务模式,推动企业登记由行政许可向行政确认转变。先后并以区政府办公室名义下发《黄州区商事登记确认制改革工作实施方案》《黄州区市场主体住所(经营场所)登记申报承诺制实施办法(试行)》,建立名称自主申报制、建立住所(经营场所)申报承诺制、建立经营范围标准化表述体系,达到“减材料”“减程序”“减时间”“减成本”“提效能”的目标。市场主体对不涉及前置许可事项的市场主体设立、变更,申请人提交材料后由系统自动确认或登记人员当场确认,市场监管部门即时核发营业执照并公示其市场主体资格和一般经营资格。商事登记确认制的实施,有效地压缩办照办证时间,降低了企业的运行成本,彻底解决了市场主体因经营场地及经营范围等登记事项提供不了有效证明而影响开办时间、经营活动的问题。8月19日,在顺利完成登记注册后,湖北新势力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负责人对黄州正在推进的“商事登记确认制”改革连连点赞。该公司住所位于黄州区路口镇王家湾小区,因房屋没有办理产权证,按照改革前的规定不能作为住所进行登记,但如今一天就办好登记注册。经统计自7月28日以来,黄州区仅住所(经营场所)申报承诺方式办理企业设立(变更)登记318户;新设立各类市场主体4069户,比去年同期增长52.85%,新注册登记市场主体在全市排第一。

扎实开展食品示范区创建活动。对食品生产经营环节“三黑”、校园周边“三小”、食用农产品“三残”、餐饮单位“三差”等四大领域重难点问题,实行全领域严防、全过程严管、全方位严控。对全区3339家(其中学校食堂64个、机关企事业单位食堂68个)、食品生产企业18家、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19家,实施全天候监管,开展食品安全专项11次,立案195件,完成提档升级875家,提级升级率达78%。完成食品和食用农产品抽检2435批次,全区中小学(幼儿园)、公办福利院“明厨亮灶”建设覆盖率达到100%。严管疫苗、血液制品、注射剂、植入类医疗器械等高风险品种,开展麻精药品、特殊药品经营配送专项检查,启动医疗器械“清网”和化妆品“线上净网、线下清源”行动。开展中药饮片、药品网络销售、医疗美容行业、无菌植入性医疗器械专项整治8次。监测“两品一械”不良反应895份,完成药品抽检36批次,化妆品抽检32批次。上述举措切实提升了群众的幸福指数,截至目前全区没有发生一起食品药口安全事故。

扎实推进国家卫生城复审活动。自5月中旬以来,区局紧扣职能任务,聚焦“三小”行业,加强整治、规范、服务,全力向“双创”复审冲刺,始终把“三小”行业经营是否规范、环境是否整洁、“三防”设施是否落实到位、“公示牌”是否悬挂等作为整治规范的重点。采取“清单”式入户检查,“清零”式整改,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直到整改到位为止。对一时不能取得许可证的市场主体采取承诺制度办理临时许可,共办理承诺制许可442个,办理营业执照620余份,免费发放食品从业人员卫生服2100余件,“三防”设施38套,灭蚊灯1600个,口罩、手套各4500个,垃圾桶800余个,公示牌3200个,冷鲜柜30个。经过强力整治,目前辖区“三小”行业证照齐全,并按要求悬挂,“三防”设施基本到位并使用正常,卫生环境有了极大改善,已基本达到了“复审”标准,有力提升了食品安全系数,营造了放心安全的消费环境。强化精准服务,深入开展“计量服务为民生”、“特种设备安全你我他”、“市场主体年报进市场”等活动,为市场主体免费校正电子称1500余台,检查各类特种设备130台(次),为市场主体年报1900户,组织餐饮服务从业人员1500余人(次),进行体检领取健康证,有力地促进“双创”复审工作,提升了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

干得更实  夯实基础保民生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以打造“办事不求人、审批最精简、全程最高效”改革目标为抓手,采取优化审批流程、优化企业开办、优化服务体验等举措,打造一流市场准入环境。以“强化事中服务便利化”为着力点,巧借数字化、智能化,搭建三个平台,大力简化流程,“让数据多跑腿,群众和企业少跑路”,成功打通政务服务“最后一公里”,持续释放改革红利。开设企业开办专区,通过整合业务窗口、优化审批流程、推行线上审批等举措,实现商事登记模式“大升级”——从“一窗一办”转变为“一窗受理,并联审批”。企业只需要到专区“企业开办综合受理窗口”一次申请,就可将相关手续一次性办理完成。同时,还依托“一网通”平台强化部门之间数据共享,实现企业开办“线上一网通办”,开办时间压缩至一个工作日,开启企业开办“快速度”时代。以往开一家烟酒店,至少要涉及营业执照、食品许可、烟草专卖等3个部门3个审批事项,申请人需来回6次,提交20份材料,耗时耗力;如今,只需跑一次,最少只需提交5份材料,1个工作日就能办结。推进市区一体化服务。秉持“就近就便”原则,聚焦堵点难点,因地制宜,大力推进市区一体化政务服务功能。今年7月份,黄州区市场监管部门政务服务窗口迁址至市政务服务窗口统一办公,同时设立市区一体政务服务窗口(综合窗口、自助服务终端),并且将政务服务功能向乡镇(街道)基层市场监管所延伸,实现就近能办、多点可办、少跑快办,让群众和企业在“家门口”办事成为常态,形成市区一体化政务服务功能模式。

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围绕老旧电梯和加装电梯等群众“烦心事”,区局将老旧电梯、安装电梯受理模式由集中受理改为即时受理,有效地解决了居民受理难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区局以严字当头,实字兜底,坚持人民至上的原则,严格特种设备安全监管,积极开展日常监督检查,检查使用单位210余家次,下达指令书109份,发现并督促整改安全隐患109处;签订特种设备使用单位特种设备安全主体责任书、主体责任告知书110余份。加强新增特种设备管理,新增特种设备注册登记企业73家,新增特种设备共526台套,其中电梯324台套,压力容器85台套,锅炉11台套,起重机械81台套,叉车25台套。从严查处特种设备违法违规行为,立案查处特种设备违法6件。截至目前全区没有发一起安全责任事故,提升了群众的安全系数。

积极推动品牌强区战略。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推动知识产权服务下沉基层,引导企业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为市场主体和群众办理知识产权(含商标、专利、地理标志)的申请注册、保护维权提供便利。抽调专人,采取驻企帮扶,突出发展了黄州萝卜、叶路大蒜等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产业,新发展沙柚、灵芝、金银花等特色产业基地38个;地标58个,地标优品企业9家,全区发展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加工企业478家;推进地标优品“十进一出”,新建线下黄冈地标美食馆、黄州地标优品馆7家,实现地标优品及农特产品线上销售额5143万元。5家地标优品及农副产品企业出口达400多万美元;9家地标优品企业25类商品销售额达5000多万元;实施高价值知识产权培育、重点企业知识产权海外护航和知识产权运用示范“三大工程”。标准引领提质量,打造“标准-计量-检测-认证”一体化服务平台,开展“质量技术服务进企业”活动100家(次),加强强制检定557台(件)、法定检测562台(件)。开展打击伪劣、假冒商标、侵害知识产权专项整治行动3次,查处知识产权违法侵权案件7件,其中商标侵权违法案件5件。

编辑:秦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