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泥坂片区蝶变记

12月15日,冬日渐寒,踏着轻缓的步子,来到体育路社区黄泥坂路,时至晌午,这里烟火袅袅,市民或居家做饭、或悠闲散步、或接伢回家…… 片区别具诗意的“慢生活”“便生活”“乐生活”,得益于近年来黄州区大力实施的美丽城乡建设工程。

今年3月以来,为改善群众居住条件,打造更高品质的宜居环境,赤壁街道体育路社区以“安居、宜居、乐居”为目标,花大力气对黄泥坂片区进行改造,使杂乱无章的老旧塆组蝶变人人称颂的幸福家园。

察民情、集民智,明确建设方向

出门畅通、环境友好的美好生活,是现在体育路社区黄泥坂片区居民的标配。

可谁能想到,过去该片区不仅环境卫生差、停车秩序乱,而且连片违建乱搭现象严重,给居民生活带来诸多不便。

片区怎么改、怎么建,寄托着居民对美好生活的期许。“我们通过‘共同缔造’工作模式,引领和发动居民共同参与美丽城乡建设。”体育路社区书记吴振说,在建设过程中,社区始终践行新时代群众路线,片区怎么改、怎么建,都以“民声”定“民生”、促“实事”真“实施”。

昔有苏轼作“走雪堂之坡陀兮,历黄泥之长坂。”黄泥坂之名由来千年之久。苏子过,精神存,他身上“因民之所利而利之”的精神,在体育路社区干部身上生根发芽。

体育路社区以便民惠民为出发点,以补齐民生短板为重点,秉承“片区缺什么补什么、群众需要什么完善什么、什么问题突出就解决什么”的原则,派工社区作人员深入片区,搭建沟通议事平台,组织召开居民代表座谈会、居民议事会,全面掌握居民反映的重点、难点问题。

4月初,社区通过“昼谈夜访”、板凳会等方式倾听美丽城乡建设的好声音。

“路旁违建多,影响消防车和救护车进入,安全隐患大。”

“我们这边老少人口多,缺少休憩和健身设施。”

“停车位不够,停车难。”

……

各种想法和意见在热烈的讨论中从分散逐渐走向统一。

解民忧、办实事,补齐设施“短板 ”

美丽城乡建设,要“面子”也要“里子”,有“力度”更有“温度”。在片区提升改造过程中,重点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把老旧小区改造的重心放在拆除违建、消除消防隐患、修路扩路、增设基础设施等群众关切的工作上。既补齐片区配套设施短板,又不断完善区域服务功能,以点带面、重点突破,片区改造工作深得民心。

6月20日,随着体育路社区黄泥坂片区检察院沿线的最后一间违建房屋被安全拆除,拆后重建被提上日程。

如今,一条宽敞的柏油路贯穿黄泥坂片区,路宽了、敞了、不积水了。一座长长的“行歌廊”起于拆迁处,休憩处多了、居民笑容也多了。

“我在这住好多年了,以前这里道路狭窄,进出很不方便。一下雨道路就会积水,也没休憩娱乐的地方。现在改造后,环境焕然一新,住得舒服又惬意。”黄泥坂片区居民陈汉清说。

顺民意、优治理,建立长效机制

老旧小区改造工程量大、矛盾多、牵涉面广。如何广泛动员居民积极参与呢?体育路社区发动党员、网格员、志愿者等多方力量,连续多天开展“上门行动”,畅通居民“心结”。社区居民罗金波带头响应,拆除自家违建设施,还积极动员其他居民自拆违建。

老旧小区改造成果如何巩固?体育路社区给出的答案是“一次改造、长效管理”,推出片区治理新方案。11月,通过设立片区治理和成立体育路社区黄泥坂片区共同缔造志愿服务队,让邻里关系好、协调能力强、有群众工作经验的群众共同参与社区基层治理,激活基层治理“一池春水”。

同时,社区通过构建“党建+”治理模式,鼓励群众积极参与共管组织。把每个居民都纳入一个或多个组织中,让每个居民都能在组织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有序参与共谋协商,不断增强群众参与共同缔造意识。开展旧改“回头看”工作,使人居环境进一步得到提升,“老旧片区”从原来“无人管” 到现在“长效管”,居民生活更加幸福。

苏子曾歌曰:“月明兮星稀,迎余往兮饯余归。岁既晏兮草木腓,归来归来兮,黄泥不可以久嬉。”而如今,在黄泥坂片区,日渐完善的基础设施和贴心暖心的社区服务,让片区群众久嬉久喜、安心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