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门口的好风景,就是你家小区速来认领!

近日,走进赤壁街道建新社区关山南路片区,映入眼帘的是宽阔整洁的道路、丰富多彩的墙绘和充满欢声笑语的“口袋公园”。孩子们在儿童乐园里追逐嬉戏,老人们围坐在长廊下互道家常,温馨的生活气息扑面而来。

这是建新社区运用共同缔造的理念和方法,带动居民参与共建,让这片曾经破旧杂乱的老旧街区蜕变为居民心中的幸福家园。

 破旧立新 共筑幸福基石 

关山南路片区东起徐家塆路宝塔路入口,南抵徐家塆路沿江路入口,西接关山南路西湖三路出口,北至关山中巷西湖三路进口,总面积23700平方米,是社区五、六、七、八组532户居民的生活、生产、居住空间。

自2023年10月启动完整社区微更新工作以来,社区依靠片区能人、贤人、热心人组成了片区微更新共同缔造理事会,推进改造工作。

改造前,片区内道路狭窄,加上私搭乱建问题严重,导致通道越来越窄,仅可让电动车勉强通过,消防车和救护车都无法通行,造成安全隐患。居民对于道路拓宽的呼声愈来愈高。

老旧小区改造,拆违是第一步。在取得居民同意后,拆违工作正式启动,居民们积极配合拆除工作,主动清除自家门前杂物,帮忙搬运物品。共拆除徐家塆、黄家塆、阮家塆、刘家大塆沿线披屋、围墙、车库等构筑物127处,共4685.99平方米,院墙584米,腾退公共空间近7000平方米,打通了居民烦心的断头路、窄巷路,拓宽了生命消防通道,并对道路进行了刷黑硬化。现在,车辆可以顺畅通行,居民们停放在外的小车能够开到家门口。

 共同缔造 点亮美好生活 

拆除完成后,面对堆积杂物的公共区域,居民自发组成清洁队伍,逐一清理卫生死角,搬运垃圾。还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参与场地的平整与后续规划,为改造方案建言献策。

在充分尊重居民意愿的前提下,社区科学规划,精心组织,将居民的意见和建议纳入设计方案,对关山南路、关山中巷、黄家塆路、徐家塆路及重要节点进行规划设计。

关山南路片区中央位置有一处菜地,居住在周边的几户居民在此圈地种菜,浇灌施肥后,菜园里臭气熏天,严重影响了居民的生活环境,居民们对此抱怨不少。在拆除工作中,菜地被拆除,留下一大片空地。这片空地怎么利用起来呢?

社区召开居民代表大会,听取居民们的意见。片区老年人多,希望在家门口建设一个可以散步、休闲的场所,孩子们也缺乏玩乐的地方。会上,居民们纷纷提出想要一个休闲的去处,一致同意将这块地改造成“口袋公园”。

蜿蜒的长廊,造型别致的休闲座椅,错落有致的景观花坛,铺设了塑胶地面的活动区……“口袋公园”建成后,立刻成为片区内人气最旺的地方。

老人们每天到小游园晨练,孩子们聚在一起嬉戏,街坊邻居们围坐在一起聊天喝茶。居民们在家门口就能感受自然之美,享受惬意生活。

 焕然一新 描绘幸福画卷 

在改造过程中,社区还注重文化氛围的营造。“遇见东坡”“建新记忆”“廉洁文化”……一幅幅色彩绚丽、主题鲜明的彩绘,悄然浮现在各户居民家的墙上,让老旧的墙面焕然一新。

推门见风景,迎面展文明。精美的墙画不仅是装饰,更是一种润物无声的文化熏陶,向居民们传递着积极向上的正能量,让整个社区焕发出勃勃生机。

去年年底,片区改造完工。路变宽了,视野变开阔了,停放在外的小车能够开到家门口,片区面貌焕然一新。

“真没想到,咱这老片区还能变得这么漂亮!”在这里住了大半辈子的黄爹爹,看着眼前焕然一新的家园,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家门口的“口袋公园”、儿童乐园、停车场……曾经居民心中描绘的幸福画卷,如今已一一实现。关山南路片区的改造,不仅改出了居民的新生活,也让居民的幸福感与获得感不断提升。


(作者:程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