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元,古城黄州夜未央

天上一轮满,人间万里明。正月十五元宵节是农历新年的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

在两千年的岁月流转中,黄州人的元宵节在历史的演进中形成了赏花灯、吃元宵、猜灯谜、舞龙“化”灯等节庆习俗,始终以最柔软的触角,叩击着黄州人对美好生活的永恒渴望,对万物新生的热切期盼。

从正月十二开始,黄州各地持续3天的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120多项元宵节文艺文化活动,承包了市民群众元宵节的欢乐。

2月10日上午,西湖街道三台河社区举办“龙舞三台河,新春共欢腾”活动。色彩斑斓的龙灯在街道上蜿蜒前行,所到之处,居民们纷纷投来惊喜的目光。舞龙表演中,激昂的锣鼓声响起后,舞龙者们身手矫健,默契配合。龙头高高昂起,龙须随风飘动,龙身如波浪般翻滚,似有一股灵动的力量在其中涌动。

2月11日,南湖街道白潭湖社区开展“元宵节里送汤圆,温情满满暖人心”元宵节主题活动,营造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当社区志愿者贴心地将汤圆打包送给独居的李大叔时,他感动地说道:“谢谢你们还惦记着我,这汤圆暖到我心窝里啦,让我也感受到过节的氛围!”小小的汤圆,传递着社区对居民的关怀,让这个元宵节充满了家的温暖。

东湖街道长圻蓼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元宵节做花灯活动。孩子们在家长和志愿者的指导下,兴致勃勃地制作属于自己的花灯。当一盏盏创意十足的生肖花灯便呈现在眼前时,这些承载着中华民俗文化符号的灯笼,便成了孩子们对元宵节的美好记忆。

在陶店乡孙镇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组织开展“爱在元宵 情暖老人心”关爱活动,弘扬中华民族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空巢独居、特殊困难老人们一起吃元宵、唠家常、谈变化,感受节日的温暖和组织的关怀。

2月12日上午,禹王街道韦家凉亭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组织开展了“猜谜语 闹元宵”主题活动,吸引了众多村民踊跃参与。灯谜内容丰富,涵盖了生活常识、地名、成语、汉字等多个方面,既考验智慧又充满趣味。

赤壁街道印染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喜乐元宵,温暖邻里”活动。社区志愿者和物业人员在翡翠公馆小区广场设立派送点,将早早准备好的、热气腾腾的汤圆送到居民手中。

路口镇王家湾社区在“冈好家”社区集市开展“戏韵满社区 共赴新春约”主题文艺演出活动。来自兄弟村(社区)的15支队伍表演的《威风锣鼓》《张灯结彩》《丰收中国》等节目以灵动舞姿传递新春喜悦,赢得观众阵阵掌声;楚剧《满堂红》吸引了众多戏曲爱好者驻足观赏。活动通过融合戏剧、民俗表演等元素,展现传统文化魅力,凝聚社区情感,传递新春祝福。

在陈策楼镇盂钵桥村,志愿者们精心煮制了香甜的元宵,邀请村里的老人、小孩儿一同品尝。大家围坐在一起,一边吃着热气腾腾的元宵,一边唠家常,在欢声笑语中感受着传统节日的魅力。

元宵节当晚,在堵城镇刘塆村,一场精彩的元宵晚会在村委会广场举行。来自鄂州、团风、麻城等地以及本村四个组的百余位演员登上舞台各展风采。这场融合传统民俗与新时代气息的文化大餐,让返乡过年的村民感受到年味、村味和村里的巨大变化,高高兴兴过大年。

今年的元宵节,咬一口甜美的汤圆、提一笼晶莹的花灯,走进真实的人间烟火,黄州各商圈开展的主题活动不仅点亮了节日的夜晚,还让城市夜经济“热辣滚烫”。

2月12日,在黄商集团城区各大卖场开展的“欢乐闹元宵”活动中,市民们可以参与手工制作汤圆、免费品尝汤圆、享受购物赠汤圆等福利,同时还有猜灯谜送礼品、自制花灯等趣味环节,这些活动增添了节日氛围,吸引了众多市民踊跃参与,让他们感受到浓浓的节日气氛。

在灯光如昼、游人如织的东坡外滩,“福满外滩,喜闹元宵”非遗火焰表演秀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川剧变脸、杂技魔术、火焰表演等项目引得游客纷纷驻足观看,传统与时尚的结合被展现得淋漓尽致。孩子们拎着刚买来的电子花灯满地奔跑,大人们则在后面追着喊“慢点跑,别摔着!”游乐园里,小情侣、亲子家庭纷纷扫码购票,排队等着上“海盗船”“旋转木马”等游乐设施。

遗爱湖梅园,元宵灯谜会、王婆说媒、文艺汇演、古风巡游、古风集市、书画联展、围炉煮茶、喜结“梅”缘、儿童乐园等活动,吸引市民们携家带口赏梅花、看节目。爱美的姑娘们换上一身国风华裳,翩翩起舞。梅树下、灯火中,人们跨越千年的时光,仿佛与东坡先生隔空对话,体验这融入血液的文化传承。冰糖葫芦、棉花糖、烧烤、炒板栗……各种特色小吃激发着游客的味蕾。

2月10日至12日,赤壁街道在宝塔公园开展了元宵节系列文娱活动,猜灯谜、品元宵、投壶、听戏、庙会等项目轮番上演。热闹的集市上好物多多,市民们随便逛逛就能淘到心仪的宝贝。喜欢戏曲的朋友更是有耳福,区文化馆组织了多场精彩的戏曲演出,让居民们领略传统戏曲的魅力。

从古时上元夜的吃汤圆、观灯、赏月,到今时黄州大地上丰富多彩的元宵主题活动,千百年来,传统节日习俗随着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而逐渐演化,但不变的是黄州人对元宵节和美团圆的期盼和对新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作者:尹宏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