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鳝致富——陈策楼镇李家塆郑海良的脱贫路

郑海良,黄州区陈策楼镇李家塆村五组村民,今年40岁,从事鳝鱼养殖。2014年,因父亲生病导致贫困,在精准识别中被评定为贫困户。

时值春节前夕,郑海良正在鳝鱼池边查看鳝鱼的情况,边看边说:“俗话都说,靠人吃饭空米缸,下田流汗谷满仓。2019年我这鳝鱼养得还不错,估计有个10多万元的收入。”

谈起自己的贫困经历,郑海良说,2010年自己与人合伙养鳝鱼,当时投入小、技术不足,但凭着勤劳还能勉强维持日常开销。但人有旦夕祸福,父亲生病的治疗费用,让家里的日子瞬间捉襟见肘起来,刚起步的养鳝鱼这事也面临着没钱干下去的境地。

恰逢党和政府开展精准扶贫。政府部门和村里,根据实际情况将他精准识别为因病致贫贫困户。除了干部帮扶外,还组织专家为养殖户开展技术培训,提供扶贫小额贷款。

回忆获得第一笔小额贷款时的情景,郑海良记忆犹新:“那时家里经济紧张,已经没一分钱买鳝鱼苗和饲料,自己神经天天紧绷着,担心这家里唯一的生活来源即将失去。”

得知自己可以申请低息扶贫小额贷款5万元,郑海良马上动起来。各级政府部门、银行和村里非常支持,迅速按照政策帮助他办好了贷款。

这5万元扶贫小额贷款,犹如雪中送炭。郑海良有钱买鱼苗和饲料继续养鳝鱼了。

聊起养鳝鱼,郑海良一下子变成了专家:养鳝鱼特别讲究水质微控、菌种调控、水体透明度、溶氧量乃至于温度,每一样都是关键;哪一样没做好,后果就是产量减少。

郑海良养鳝鱼的网箱,每个4平方米见方。以往每个网箱投放12斤鳝鱼苗,只能生长到30斤,要是没管理好,就可能只有27斤的样子。2019年,他每个网箱投放13斤鱼苗,已经长到了50斤。

“我能把鳝鱼养好,多亏了政府部门组织的培训,每年农业水产部门都有3次以上的养殖户培训和不定期的培训,还组织专家到我的鱼塘实地答疑解惑”,郑海良说。

“别看技术扶贫不给贫困户一分钱,但对我来说,这可比送钱送米都来得实在。增加的产量甚至能让收入翻一番,我觉得这扶贫算是扶到了点子上。”郑海良发自内心地说。

如今,难熬的贫困日子一去不复返,生活一天比一天好。郑海良养鳝鱼脱贫致富的信心越来越足,2018年他投入30余万元,2019年投入45万元,养殖的网箱也从200口增加到400口,收益早已从当初的勉强糊口到如今的一年10万余元落袋。

脱贫致富绝不仅仅靠着帮扶,更要靠自身的努力。郑海良养鳝鱼,每年六七月份天气开始炎热时,他就24小时住在鱼塘边,蚊子多了就点蚊香,热了就吹电扇。每天凌晨4点起床开始清箱到9点多,中午2点就开始准备和喂饲料到下午6点。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11月份才结束。

郑海良说,自己并不觉得这种日子辛苦,反而觉得这日子有奔头。谈到今后的打算,他希望一年更比一年好,愿今后的日子年年有余。


责编:区融媒体中心 舒娅彤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