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州区地名文化探源

地名是一种文化的载体,也是一段历史的符号,负有历史沿革与文化传承的伟大使命。它蕴涵着中华民族的“根”与“魂”,彰显着中华儿女的“情”和“梦”,是宝贵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我们应该倍加珍惜。

千年黄州,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你想了解黄州属地地名的文化内涵吗?且听我话说黄州!

话说黄州,当从黄州说起。北周大象元年即公元579年,北周王朝将南司州改名为黄州,迄今已有1438年的历史。其实,黄州未名之前,就已经为人类孕育了三千年的文明,堵城螺蛳山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发现就是一个有力的铁证。

山川有年轮,州郡有史记。欲知黄州的前世今生,且听我慢慢道来。

一、历史演变

公元前225年,楚考烈王灭邾,迁邾国君民羁驻禹王,筑城而居,冠名邾城。自战国至东晋,邾城历世600余载,时为国都、时为郡城、亦为县治。虽身经百战,荣辱无常,但声名显赫,历为江淮名城。直至公元339年,被后赵大将夔安攻陷并夷为平地。明代宰相刘伯温曾吟诗叹道:“孤城寥落遍蒿芜,万里萧条近楚符”。曾经辉煌的邾城,到头来不过是一段悲壮历史的感叹号。

邾城毁灭之后,这里又经历了长达246年的西阳郡郡城的过渡。公元579年,北周王朝改南司州为黄州。历史往往有惊人的相似之处。黄州与邾城一样时乖命蹇,曾经五迁其址,两易其名,首置黄陂,后迁麻城,再移新洲,又迁邾城,最后南迁现址至今。隋大业三年即公元607年,朝廷改州县制为郡县制,将黄州改为永安郡。唐武德三年即公元620年,朝廷废永安郡而复置黄州府。唐天宝元年即公元742年,朝廷又改州为郡,黄州即改名齐安郡。16年后,朝廷又废齐安郡复置黄州府。每一次的城址变迁与城名更换,都与朝代更替和区划变更息息相关。自唐乾元元年即公元758年复名黄州至今,虽称谓依旧,但身份地位起跌无常。明清尊称黄州府,一府领八县;民国降为黄州镇,隶属黄冈县。新中国成立后,时而公社时而镇,后为黄州市,现为黄州区。历史似乎在戏弄黄州,黄州也在讥讽历史。

历史演变,演出了‘争冠夺帽’的闹剧一台。相对于黄州府而言,黄州公社和黄州镇是孙子,而孙子却戴着爷爷的帽子;相对于黄冈县而言,黄冈市应该是老子,而老子又戴着儿子的帽子。行政区划的变化无常,使一个具有高深文化程度的黄州变得有些不讲人伦礼节了。笔者认为不管体制如何变,其建制设置应该保持它的历史延续性,比如荆州,古为府现为市;襄阳,也是古为府现为市,都是同一个级别。而我们黄州却越变越小,这也许与黄州自古就是贬谪之地有关,历史上的黄州官员大多是贬官,如杜牧、王禹偁、苏东坡等。可能是被贬惯了,不被贬就不舒服。新中国成立后,上面没贬它,它就自己贬自己。曾经自贬为黄州公社和黄州镇,放着爷爷不当当孙子,是不是有点生得贱?!

这就是历史,这就是地名文化。黄州如是,黄州辖区各地莫不如是。明清时,黄冈县分设8乡108个小区,今黄州区为东弦乡,黄州城为厢坊乡。民国八年撤乡建区,东弦乡改设黄冈县第一区。新中国成立后,全县分设11个区,黄州为第三区。1956年改区为组,全县分设10个指导组,黄州属白衣组。1958年改组为社,全县成立9个人民公社并重新命名。白衣为“长江”,回龙为“铁流”,程德岗为“曙光”,路口为“东升”,贾庙为“高峰”,淋山河为“东风”,总路咀为“红旗”,但店为“和平”,方高坪为“幸福”。

黄州区方志专家万学华说:“1958年是一个狂躁的年代,其公社之名都极具宣传鼓动性。当时的县委书记王汝才还为之作了一首嵌名诗,诗曰:长江滚滚铁流涌,曙光东升耀高峰。东风劲吹红旗飘,和平幸福万年长。”公社的名称赶时髦,大队的名称也是上行下效跟着喊口号,什么‘星火’、‘燎原’,‘五星’、‘红旗’,同心’、‘向阳’,‘革新’、‘前进’,‘群力’、‘建设’,‘丰收’、‘幸福’等等,无不涂上一层浓厚的政治色彩,这也是黄州属地地名的时代特色。”

人民公社建制在持续26年后,又经历了1984年“撤社并区”和1987年“撤区建乡”两次重大区划变更。公社存续期间,下设大队、中队和小队,后大队改为管理区,中队改为大队。撤社并区后,大队变村,小队变组,并延续至今。而区、乡、村三级行政单位的称谓,则冠以驻地地名为号。如黄州的七一大队更名为青砖湖村,堵城的银海大队更名为王家岭村,路口的五一大队更名为丁甲村。历史演变,总要变出一点新花样。无论乡、镇、村,还是街道和社区,其称谓变化无不打上历史的烙印。比如陈策楼镇,新中国成立之前叫刘家楼乡,新中国成立之后,先属上巴河区,后归曙光公社。1975年撤区并社叫范家岗公社,1984年撤社并区叫王家店区,1987年撤区建乡叫王家店乡,1996年撤乡建镇,叫陈策楼镇。

历史演变改变单位称谓,而人文演义则可孕育和催生出一批极具文化底蕴的地名。

二、人文演义

一代全才苏东坡,谪居黄州四年多。短短1500多天的贬谪生涯却影响黄州上千年。比如今日黄州的坡仙路、东坡路、遗爱湖等,都是因他而生。尤其是“遗爱清风”“临皋春晓”“东坡问稼”等“遗爱十二景”,莫不与苏东坡的谪居生活与文学创作密切相关。还有路口镇的留书湾,说的是无产阶级革命家刘子通的祖先、明洪武年间的黄州知府刘简,因不满朱棣逆旨谋位而辞官隐居乡里,因其为官清廉,鲜(xiǎn)有家财,“唯留书数箧而已”。故后人将其所居之地起名“留书湾”。

原中共陈策楼镇纪委书记、方志土专家陈方焱补充道:“名人故事出地名还有陈策楼,陈策楼镇是中共一大代表陈潭秋的故乡。1982年出版的《黄冈县地名志》,署名为陈宅楼,取陈氏住宅之意。1996年撤乡建镇时,改‘宅’为‘策’,之所以要改,是有文化渊源的。一是我们陈氏家族有位祖人叫‘陈策’。二是缘于陈氏兄弟联对的故事。说是一年中秋,陈潭秋的五哥陈树三携七弟潭秋登楼赏月,为试探少年潭秋的才气,陈树三口占一联道:‘陈策楼上谁陈策?’少年潭秋倚楼北望,看见月色朦胧中的独尊山,灵感顿生,随即答道:‘独尊山前我独尊’。这就是陈策楼这个村名的准确来历和深刻涵义。

人文演义创地名缘自五个方面:一是名人故事,如苏东坡、刘简、陈潭秋等,前面已作交待,不再复述。二是民间故事。如陈策楼镇的盂钵桥,讲的就是明朝浠水陈娘娘为酬神了愿,捐银重修回龙大庙之后,将剩下的一钵盂银子,在回乡省亲的必经之路——朱道士河上建了一座桥,乡人为铭记陈娘娘的恩典,为之起名“盂钵桥”。三是神话故事,如高新区西湖村的八仙嘴,说是西湖里的九条龙修炼成功,欲奔乌江,结果因首龙之颈被人挖断而未能成行,其它八条龙只能蜗居西湖,因憋屈难受,在西湖岸畔拱起八座山嘴,故名八仙嘴。四是行业故事。如堵城刘家湾村的药铺湾,陶店张家塘角村的赵裁缝湾,孙镇杨家湾村的铁匠湾,扬鹰岭村的菢户湾等,皆因某一行当里的能工巧匠而得名。五是战争故事,如陶店乡的霸城山,乃西楚霸王项羽在此筑城抗御刘邦而得名;禹王城的倒旗坡,说的是邾城守将韩峻夫人,为助夫杀敌,率二侍女裸露酥胸,冲入敌阵,致敌呆若木鸡,不堪一击,军旗倒地,溃败而逃。其溃败之地名为倒旗坡。还有一些纪念性的地名,如堵城村、白衣村、李家寨村和龙家丛林村,此四村各有一个解放湾,都是为庆祝翻身解放谢党恩而命名的。总而言之,地皆有名,名出有因。

人文演义表明地名的文化渊源,而姓氏演绎则体现了地名的历史沿革。

三、姓氏演绎

以姓氏家族聚居是人类从氏族社会就养成的居住习惯。例如张家湾、李家湾、王家湾、刘家湾等,莫不冠姓以名,即便是在同一个乡镇,也会出现同名同姓的湾。如堵城镇的江嘴村有一个张家湾和一个杜家湾,而白衣村也有一个张家湾和杜家湾。路口镇的邱衖村、新华村、花园村、王家大湾村各有一个王家湾。这就是以姓氏聚居并冠姓以名的典型事例。黄州区现有自然湾677个。其中带姓氏命名的村多达419个。

姓氏演绎地名大体可归结为四个方面。一是如前所说“冠姓以名”。二是冠姓加领地起名。如龙王山村的雷家大塘、何家塝;百丈嘴村的孙家竹林、王家港;范家岗村的蔡家畈和范家泊等,表明这里的塘、畈、林、港、塝由谁开发,归谁所有;三是冠姓标方位起名。如路口镇的杨家湾村,有杨家前湾、杨家中湾和杨家后湾。又如陶店乡,有上张家新屋和下张家新屋;四是冠姓氏分次序起名,如路口镇有谢家大湾和谢家小湾,祠岗有吕家大湾和吕家细湾等。无论是按方位起名还是按次序起名,都是人口繁衍、分支迁居的结果。

据路口中学退休教师、方志土专家尹少云介绍:“元末明初,江西填湖广。我们路口的刘氏家族从江西移民黄冈时,一家兄弟六个,宅居一处,待兄弟们长大成人,各自成家立业之时,便易地分居。其居地即按房头依次为号,所以就产生了从大房到小房六个带房头的湾名。目前,大房、三房、五房、小房在新华村。二房在陶店杨家湾村。老四因战乱客死异乡而绝户,故而没有四房湾。还有陈氏家族的兄弟八个,也是从江西移民黄冈的。大房、六房、七房居籍浠水。三房迁居陈策楼,二房、四房、五房、八房迁到路口祠岗,因建有陈氏祠堂而得名。祠岗村现有606户,2216人,虽陈、龙、孔、吕四姓杂居,但陈氏族人占百分之九十以上。综上所述,依次为号,正是典型的‘树大开桠,人大分家’的结果。”姓氏演绎导致地名的诞生与变化,而风俗演化则提升地名的文化含量与价值取向。

四、风俗演化

黄州境内有很多地名带有“楼”、“祠堂”、“牌楼”等字眼。如陈策楼镇的陈策楼,陶店乡的何家楼;堵城白衣村的祠堂湾、芦冲村的祠堂凹;砂子岗村的奚家牌楼,六福湾村的郑家牌楼等。楼与祠堂是乡民敬宗祭祖的地方,表明这里的人们重孝道。牌楼是用来褒扬先人功德与品行的,说明这里的人们守节操。砂子岗村的奚家牌楼就是为了褒扬明代抗倭英雄奚世亮为国捐躯的民族气节而建的。

中共陈策楼镇盂钵桥村党支部书记喻绍民说:“我们盂钵桥村有个牌楼湾,说起这个湾名的来历,有一个感人的故事。清咸丰九年,恰逢太平天国西征,可谓是天下大乱加天下大旱,百姓流离失所,难民遍布城乡。我村黄冈巨富范绅人称范九老爷,开仓放粮八千担,赈济灾民上万人。受到朝廷旌表。咸丰十年,时任湖北巡抚的胡林翼奉旨为之修建功德牌坊,并亲笔题写“义士”匾额,以褒扬他济世救民的功德,所以就有了今天的牌楼湾。

风俗演化之于地名具有演习成俗、化成风气之效。如陶店乡杨家湾村的孝子湾。说的是清道光年间,黄州水患成灾,颗粒无收,百姓纷纷外出逃荒。杨家湾乡民喻志忠携病父前往河南行乞。其父因久病缠身,难耐饥寒,不治而殁。志忠不忍父亲他乡作“野鬼”,背尸兼程七昼夜,将父亲背回故土安葬。后人感其至孝,将其居地命名为孝子湾,以此教育子孙,谨记“百善孝为先”。又如陈策楼镇杜家陵村有个刘君子湾,因刘氏家族有一位先人讲义气,重情义,守诚信,人称真君子。后人将其居地命名刘君子湾,以此告诫后代,为人处世要仗义疏财守诚信。还有陶店乡黄泥潭村的张秀湾,因张氏家族世代无文士,移民黄冈后接了风水得地气,有一人率先考取秀才,族人莫不引以为骄傲和自豪,便将自己的居地命名为张秀湾,以此激励后辈崇文重教,好学上进,多出后起之秀。

风俗演化,一或倡新风,一或避禁忌。如汪家冲村的社庙湾,因“社”与“赊”谐音,人们反其意称“赚”庙湾,禹王街道有个“佘家湾”,因“佘”与“蛇”同音,又与“赊”谐音,人们又改“佘”读“喜”。假如不是大宋王朝天波府里出了个佘太君,这世上恐怕只有姓“喜”的就真没有姓“佘”的了。人说“行不更名,坐不改姓”,因禁忌而取吉兆,改“佘”而姓“喜”也就情在理中了。

说了风俗演化,再谈风物演示。

五、风物演示

风物演示,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以生产工具定名,如叶路的扁担洲,张家铺村的鑱头湾、望城岗村的榨坊湾等。扁担洲因地貌形似扁担而得名,鑱头湾因那里的工匠擅长浇铸鑱头而得名。至于榨坊湾其含义具有两重性,就油榨而言它是生产工具,就榨坊而言,它是生产行业,反正与劳动生产有关。二是以物产定名,如桐梓岗村的藕塘湾,豹子垴村的莲蓬湾,小汊湖村的花莲嘴等,皆因盛产莲藕而得名,这都说的是水产品。还有涉及林木的。如珠明山村的松树湾、袁家铺村的枫树冲,陶店村的槐树岗,祠堂湾村的梨子园等,都是以其出产命名的。

黄冈市方志专家余彦文进一步补充论证:“要说物产,黄州最丰富的莫过于竹子。宋代文学家王禹偁谪居黄州时,写了著名的《黄冈竹楼记》,开宗明义第一句就是‘黄冈之地多竹’。一代文豪苏东坡贬谪黄州所吟诵的第一句诗就是‘长江绕廓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可见黄州物产,以竹为最。这一点从黄州属地地名即可得到印证。目前,在黄州境内,冠有竹林之名的自然湾就有十七个。其资源之丰,更甚于东坡当年。其中,直接以竹林命名的有九个,包括六个‘竹林湾’,一个‘竹林屋’,一个‘竹林嘴’和一个‘大竹林’。此外,竹林之前冠姓氏命名的有八个,如赵家竹林、孙家竹林、刘家竹林等。以竹名居,这也是黄州地名的一大特色。”

黄州人爱竹、种竹、会用竹,大概与苏东坡的“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生活理念有关。不是先生一句话,哪来许多竹林湾?假如没有丰富的竹资源,也不会有今日信柳公司的竹制工艺出口日本,折服东洋。

看了风物演示,再来聆听形胜演说。

六、形胜演说

祖国山河多壮丽,到处都有好风景。借用名胜定地名是人们对外树形象的明智选择。“不是当年两篇赋,如何赤壁在黄州”?正因为黄州有赤壁,才派生出一个赤壁大道,一个赤壁街道,还有赤壁社区、赤壁村等一连串借用“赤壁”的地名。除赤壁之外,黄州还有一处胜景就是青云塔,俗称宝塔。由宝塔衍生的地名有宝塔公园、宝塔路、宝塔社区、宝塔村等,与借用“赤壁”一样,无非是想沾点灵气图发旺。

中共宝塔社区党总支书记、主任周亚丽介绍:“我们社区是从宝塔村脱胎而来的,之所以定名为宝塔,是因为境内有始建于明万历二年的青云塔。这座塔至今已有443年的历史。塔身上下门首和入口内壁分别嵌有‘全楚文峰’、‘笔补造化’、‘ 青云直上’三块石匾。预示人才辈出,官运亨通。说来蛮神奇,就在塔顶合尖之时,黄州城里报锣声声,鞭炮阵阵。原来是城内三位秀才一起考中了举人。据史料记载,此塔坍塌240年间,一度文运不佳,可修复之后,黄州府的科举一直名列湖北之冠。鸿儒硕彦,灿若群星,而且代不乏人。仅就原宝塔村而言,恢复高考以来,考取一类本科大学的就有130多人,硕士、博士、教授一大串,在国际奥赛中夺取数学银牌的库超,就是从这块风水宝地走向世界的。这大概就是人们借用名胜命名的缘由吧。

说了名胜说地形,以地形地貌命名也是人们惯用的手法。如禹王街道太平寺村的莲蓬湾,因地貌形似莲蓬而得名;路口戚家岭村的棋盘冲,因其湾前冲畈象棋盘而得名;陈策楼镇王福湾村的蛤蟆墩,因湾后有一块形似蛤蟆的大石头而得名,还有白虎塝、豹子垴、螺蛳地等都是以地理形状而命名的。

总而言之,统而言之,名由人起,人借事说,说清前因后果,道出来龙去脉。一部《话说黄州》,凝聚了黄州区地名普查办公室全体工作人员的心智与心血,目的就是想把黄州区的地名文化理出个头绪分个类,好让子孙后代记住黄州,进而热爱这块不断生长传奇的文化沃土!

“青山本无名,附托长不朽”。一部《话说黄州》,道不尽这座文化名城的千古风流!


责编:区融媒体中心 童益

(作者:文稿:熊宇庭 文章原载于2017年《文峰黄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