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
习近平同志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指出,全党同志要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以昂扬姿态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一百周年。
为开展好党史学习教育,黄州区融媒体中心充分发挥互联网在宣传普及党的历史知识和理论创新成果的重要作用,在云上黄州APP,黄州声音微博,“今点黄州”微信号、抖音号、视频号等多个新媒体推出《党史百年》专题栏目,重温红色党史、讲述初心故事、回眸历史瞬间,教育引导全区党员大力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共产党人的精神血脉,始终保持革命者的大无畏奋斗精神,凝聚“做顶梁柱、当领头雁、建中心城”的精气神,谱写新时代黄州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今天编发第二期:《 陈潭秋:一封红色家书》
栉风沐雨,风雨兼程
百年传承,红色激荡
庆祝建党100周年
陈潭秋:一封红色家书
在中共一大代表陈潭秋的故居,珍藏着一封珍贵的家书。他是陈潭秋写给家人的,这是一封充满家国情怀的家书,记录着这位中共一大代表的革命初心。这也是一封壮志未酬的家书,见证着革命先驱一片报国丹心。
三哥、六哥,在外流浪了七八年的我,今天还能和你们通信,总觉得是万幸了……
这是1933年陈潭秋写给家人的。当时陈潭秋为了革命工作,没有办法照顾年幼的孩子,就写了一封亲笔托孤家书。
流落了七八年的我,间接的知道了老母亲去世了,可是没有用,没来得及在床前尽孝,看最后一眼,非常的愧疚。不知道六哥六嫂添过孩子没有呢?如果没有,是不是能接回去养呢?
那是1933年初,党中央决定调陈潭秋夫妇去中央苏区工作, 可妻子徐全直产期临近、行动不便。他俩反复商定,陈潭秋先行,妻子生完孩子再走。为了不让孩子拖累革命工作,他们将两个年幼的孩子送到外婆家抚养。
他说我始终是萍踪浪迹,行止不定的人,几年来,为了生活南北奔驰。他写这封家书的时候,当时任江苏省委书记秘书长,随时有任务,他随时可能要奔赴前线的,所以称自己萍踪浪迹,行止不定。
信中说:这样的生活,小孩子终成大累,直妹(徐全直)本不舍离开他们,但又没有办法。现在又快要生产了。这次生产以后,我们也决定不养,准备送托人。
直妹本不舍离开他们,但是又没有办法,这说明当时共产党员的选择,你选择了共产主义事业,就没有办法选择照顾和陪伴年幼的孩子,他当时的选择是党。
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陈潭秋英勇奋斗,但即使生死关头,他也惦念亲人,牵挂儿女,愧疚和思念藏于字里行间。
童年就远离父母,终究是不幸啊。希望两兄能时不时帮助一点布匹,给俩孩做身单夹的衣服。这个家书是2月份写的,我们湖北这边2月份非常寒冷。他请求哥哥,给孩子做身单夹的衣服,但是当时他们完全可以跟哥哥说,给孩子做身棉袄吧。没有说出口。说明当时他对家里的亲人的愧疚。
家书最后说:现在生活困苦,绝不是一人一家的问题,已成为最大多数人类的问题。这充分表现陈潭秋作为共产党员,最无私的信念、最崇高的情怀。
他意识到在那种社会大环境下,他一个人的家庭好过没有用。他真的是心系劳苦大众,希望全人类和底层的老百姓过上好的生活。他想改变这个社会大环境,可以说他为了共产社会主义事业奉献了所有,他的这种精神值得我们现在今天所有的人铭记。
家书写完后仅仅几个月,陈潭秋的妻子徐全直生下了第3个孩子后,将其先寄养在一户人家里,不久被捕入狱。
1934年初,徐全直在南京雨花台被国民党杀害,年仅31岁。陈潭秋1943年9月27日在新疆遭杀害,壮烈牺牲于天山脚下。为了革命事业,陈潭秋和5名直系亲属先后壮烈牺牲。
责编:区融媒体中心 童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