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

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

——2020年7月4日在黄冈市黄州区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区人民政府区长  胡  凯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9年和今年以来工作回顾

2019年,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务实重行,砥砺奋进,较好地完成了区五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荣获全国“七五”普法中期先进县(市、区)、全国民兵工作先进单位,被评定为全国农村“厕所革命”典型范例示范区。荣获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称号,连续三年获得“省级金融生态信用区”称号,再次跻身全省科技创新县市20强。

——经济保持平稳运行。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2.9%,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9.8%、8.9%。第三产业占GDP比重达57.4%,高于全国、全省、全市平均水平。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13.4%。全区重大项目开工48个,星晖全球首台5G智能新能源汽车顺利下线。新引进亿元以上项目39个,协议投资额340.9亿元。新增各类市场主体4055户。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4亿元,同比增长20.5%。顺利完成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黄商集团荣获第八届长江质量奖提名奖、“中国连锁百强企业”称号。黄州萝卜和叶路大蒜再获全国农博会金奖。

——三大攻坚战取得关键进展。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全面落实各项扶贫保障政策,完成易地搬迁任务,发展特色种养基地41个,帮扶困难群众上千人,贫困发生率降至0.09%。重大风险有效防控,非法集资陈案和新案大幅下降。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巴河国控断面水质持续达标,市区优良天数比例达到80.2%,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6%以上,打赢了“迎大庆、保军运”大气污染防治百日攻坚战。

——城乡建设提速提质。全面推进国家卫生城市复审迎检和全国文明城市创建。黄黄铁路、南湖大道改造升级、地下管廊等市区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加速推进。完成46个老旧小区改造提升。万福泵站顺利启用,完成土司港闸、唐家渡泵站等水利设施除险改造。建成美丽农村公路150公里,提档升级农村公路40公里,新建农村公路安防工程83.3公里。农村危桥改造实现清零。陈策楼“擦亮小城镇”行动试点加快推进,成功创建全省“四好农村路”示范乡镇。推进农村污水集中处理,建成集镇、村组污水管网60公里,完成路口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完成30个村饮水安全户网改造,实现了同城同质同网同价,广大城乡居民的幸福感满意度不断提升!

——改革创新扎实推进。“放管服”改革纵深推进,政务服务外网实现“五级联通”。实施优化营商环境十大专项行动,实行“多证合一”,企业开办时间压缩到3个工作日。政府机构改革全面完成。实施“零门槛”落户新政,市区常住人口新增5.8万人。全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区建设加快推进,省级验收获得优秀等次。惠民殡葬改革有序推进。创新争取市级投融资平台投资近8亿元,支持建设“四个社会事业项目”、区实小万福校区、G347陶巴一级公路等重点项目,取得了共建共享共赢发展新成果!

——民生福祉持续改善。城镇新增就业人员7836人,失业再就业1128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31%。基本养老、医疗、低保等补助标准提高。完成农村福利院平安冬暖工程。建成退役军人“三级”服务体系。完成城乡学校新一轮布局调整,改善了22所义务教育学校、特殊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城乡中小学办学质效全面提升。医共体改革“黄州模式”在全省推广。荣获湖北省楹联文化区称号,舞蹈《曙光》获第十届屈原文艺奖。全面完成综合文化站建改升级。陈潭秋故居景区建设加快推进,完成宝塔公园主体工程及广场绿化。成功处置登革热输入性疫情。非洲猪瘟疫情有效控制。安全生产形势保持平稳,黄冈化工园生态环保安全综合整治提升工程稳步实施。持续加强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整治,黄州商城综合整治取得阶段性成效。扫黑除恶和禁毒专项整治获全省表彰。平安黄州建设持续推进。

——自身建设不断加强。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深化“七五”普法。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认真落实代表“面对面”问询和满意度测评,办理人大议案、建议32件,政协提案66件,满意率100%。全面推进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支持纪委监委依法依纪办案和司法、审计等单位开展监督工作。坚决抓好中央、省、市各类专项巡视巡察、“回头看”、大督查反馈问题整改。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基层减负年各项要求有效落实。

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工商联、科协、残联、侨联、慈善总会、红十字会等工作取得新成果。国防动员、民族宗教、对台、侨务、外事、人民防空、机关事务、公共资源交易、档案史志、保密、融媒体等工作取得新进步。

各位代表!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在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我们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全面贯彻“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总要求,坚决打赢黄州疫情防控保卫战,统筹打好经济发展战、民生保卫战、社会稳定战。不惜一切代价救治患者,坚持救治为先、关口前移,落实“四早”“四集中”,以最快速度改造医疗救治场所6处,增设集中隔离点9处,共设房间4743间、床位9486张,实现从“一床难求”到“床等患者”的根本逆转。2932名医务人员全员投入,累计救治确诊病例968例,治愈率达93.7%。严防死守阻断疫情传播,在全市率先封城,采取最全面最严格措施,全域实施社区(村)、小区(组)封闭管理和交通管控。累计开展流调病例1846人,追踪管理密切接触者8074人。多措并举保供应保民生,疫情期间,生活物资统一配送,基本民生有效保障。以黄商集团为代表的商贸、餐饮企业,为市区防疫保供作出了重大贡献。关怀帮扶孤寡老人、残疾人、特困人员、精神病人等特殊群体。妥善做好外地滞留在黄人员安置和返乡工作。组织外出务工人员返岗就业和就近就地安置就业5万人。有力有序恢复经济社会秩序,深入实施“四进”行动,快速推进企业复工复产,有序组织复市复学,最大限度降低疫情造成的损失。4月份,全区“四上”企业300家,复工复产296家,员工返岗71955人,其中100家规上工业企业复工复产率、员工返岗率、产能恢复利用率均达100%;全区主要经济指标降幅收窄,部分指标增速逐步回升。截至6月份,上半年经济运行呈现逐月向好的发展态势。

特别要报告的是,自3月18日,“四类人员”全部清零后,累计核酸检测和抗体检测近20万人,检测结果反映,没有新增一例确诊病例和本地无症状感染者。我们可以自豪地说:黄州是安全的!黄州人民是健康的!

在这场严峻的抗疫斗争中,广大医务工作者白衣执甲、逆行出征;驻黄部队、公安民辅警、基层干部、下沉干部、社区工作者、志愿者不惧风雨、奋战一线;环卫工人、道路运输从业人员、商超工作人员、新闻工作者等不辞辛劳、敬业坚守;社会各界慷慨解囊、踊跃捐赠;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积极行动,在各条战线发挥了重要作用。全区858个基层党组织、20465名党员冲锋在前,党旗在疫情防控斗争一线高高飘扬。涌现出一大批可歌可泣的先进典型和感人事迹,事实证明,黄州人民不愧为大别山的英雄儿女!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的成绩来之不易,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阶段性成果来之不易。这些成绩的取得,根本在于习近平总书记的英明指挥和掌舵领航;根本在于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区委的坚强领导和科学应对,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和支持;根本在于全区各级党组织、广大人民群众众志成城、同心抗疫;根本在于社会各界、全国各地对黄州的鼎力相助,特别是疫情期间山东省、湖南省医疗队火线驰援和无私奉献。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向驻区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以及所有关心、支持和参与黄州经济发展、疫情防控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看到面临的困难和问题:疫情还存在不稳定不确定因素;疫情对我区经济发展冲击前所未有,疫后重振和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压力较大;决胜三大攻坚战力度仍须加大;财政收支矛盾突出,补齐发展短板、改善民生任重道远;优化营商环境和改革创新力度仍须进一步加大;政府自身建设还须进一步加强。对这些问题,我们一定高度重视,认真加以解决。

二、今年发展主要目标和下一阶段工作总体部署

做好今年政府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中央、省、市决策部署和区委工作要求,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践行新发展理念,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着力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全力以赴守底线、抢时间、补损失、保目标,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

综合研判形势,我们对疫情前考虑的预期目标作了适当调整。今年要优先稳就业保民生,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努力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城镇新增就业4200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5.5%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5%以内;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继续下降,努力完成“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

各位代表!今天会上没有提出全年经济增速目标,主要是考虑疫情对经济的不确定性影响,引导全区集中精力抓好“六稳”“六保”。没有提出全年经济增速目标,并不意味着不要发展速度、降低发展质量。相反,我们要用最大的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要用改革、开放、创新的办法,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对冲疫情影响,实现全年目标。同时,我们要看到,尽管受疫情影响,当前工作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但全面分析我区发展形势,我们仍然充满信心。信心来自经济长期向好的发展趋势。国家、省、市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我区多年积累的发展优势逐渐释放,发展韧性、潜力和空间较大,仍然大有可为。信心来自重大机遇的叠加汇聚。中央一揽子援鄂政策、2万亿抗疫特别国债直达县市,省委省政府密集出台疫后补短板、促进商业消费等一系列疫后重振政策,市委市政府支持黄州区加快发展力度加大,以及市区重大项目相继建成达效、上半年经济运行态势回暖等多重利好叠加,我区正面临极其难得的政策窗口期,加快疫后重振机遇多、基础实。信心来自英勇担当的抗疫精神。全区广大人民群众中蕴藏着不胜不休的伟大力量。只要我们紧紧依靠人民、牢牢植根人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用好化危为机的辩证法,就一定能够危中抢机、稳中求进。信心来自实干实考的导向激励。全区各级党员干部是干事创业、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力量。区委出台乡镇(街道)和区直单位领导班子综合考核办法,将进一步激发广大党员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营造主动作为、奋发有为、担当善为的干事创业浓厚氛围,形成疫后重振创新发展的强大气场。

实现上述目标,重点要抓好以下九个方面工作:

(一)慎终如始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

彻底打赢黄州保卫战。持续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坚决克服麻痹、松懈思想,做好较长时间常态化防控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疫情一日不解除,防控一刻不放松,决不能让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前功尽弃,坚决夺取疫情防控全面胜利。

坚持科学精准施策。坚持依法防控、科学防控、联防联控,抓实抓细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人群和社会面管控。坚决守好社区、小区重要防线,完善党员干部下沉基层参与防控工作体系,落实“社灵通”运用全覆盖。毫不放松加强商超、市场等公共场所防控,重点抓好生鲜、海鲜冷链物流管控和从业人员防护,坚决防止发生聚集性感染。持续抓好学校、医院、养老机构等重点场所防控措施落实。严格境外来黄人员、国内中高风险地区来黄返黄人员管控,提高外防输入的精准性和有效性。

有序恢复经济社会运行秩序。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强力推进“四进”攻坚行动,有序推进复工复产复市复学。聚焦疫后补短板,谋划实施一批公共医疗卫生项目,提高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落实更大范围核酸检测排查措施,加强检测结果运用。加强精准健康管理,推进人员有序流动。

(二)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

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统筹“五个一批”落实落地、“六个精准”到边到角,全面完成易地搬迁和危房改造任务,确保存量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全面完成中央专项巡视“回头看”、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和大排查反馈问题整改。落实“四个不摘”,推进产业扶贫,强化后续扶持,构建稳定扶贫长效机制。开展脱贫攻坚普查,防范脱贫人口返贫。推进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巩固脱贫成果,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持续加强污染防治。落实新一轮“雷霆行动”。全面完成中央和省级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打好蓝天保卫战,减少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力争全年空气优良天数比例达80%以上。打好碧水攻坚战,落实好河湖库长制,实施“四大攻坚行动”。持续推进长江大保护,抓好江北船厂等5个重点地段岸线整治,加强船舶污染防治。加快推进遗爱湖水环境综合治理、江河湖库连通工程建设。打好净土持久战,狠抓源头治理,大力实施重污染企业搬迁改造、淘汰落后产能和压减过剩产能、“散乱污”综合整治。

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牢牢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底线。推进市区联合加强地方金融风险监测、预警和处置,严厉打击非法集资,防范互联网金融风险。准确把握财税减收因素,积极应对财政收支严峻形势,扎实做好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强化政府性债务预算管理,妥善化解各类债务。

(三)深入推进“四大行动”

扎实做好项目谋划争取。对接疫后国家、省重大战略和产业布局,科学编制“十四五”规划和14个专项规划,深度谋划重大项目600个以上,总投资8000亿元以上。抢抓中央支持湖北疫后重振一揽子政策机遇,积极争取上级转移支付和抗疫特别国债,当年争取普惠性和竞争性项目资金增长15%以上。对接落实上级已锁定的市区中央预算内新增专项,积极推进当前正在谋划申报项目105个,重点抓好公共卫生智慧平台、医疗教育补短板、城乡一体化供水、老旧小区改造、叶路洲蔬菜产业园建设等项目资金争取工作。

持续抓好招商引资。坚持产业专班招商、部门联动招商,扩大自主招商成果。聚焦先进制造、现代农业、大健康、临空经济、全域旅游、医药化工等重点产业,着力引进竞争优势明显、延伸产业链条、辐射带动性强的大项目、好项目,全力提升招商质效。创新招商方式,拓宽招商渠道,充分运用“互联网+”等招商模式,积极探索市场化招商。力争全年招引项目20个以上,协议投资额100亿元以上。

全力服务项目和园区建设。服务65个在建、56个拟开工重点项目,推进融创星城等市区重大项目建设,推动格罗夫氢能汽车、奥特莱斯综合体等项目开工,实现星晖汽车、顾家家居等项目量产达效。持续做好市区一体共建园区服务工作。支持建设南湖新南创业园、禹王中小企业创业园。推进黄冈化工园基础设施和综合服务提档升级,加快黄州工业园转型升级发展。加大闲置低效用地清理处置力度,提高园区土地利用率和贡献率。

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引导企业增加研发投入,新增重点示范培育和高新技术企业13家。落实“人才新政22条”,推进“智汇黄州十个一百”五年人才行动。深入开展校地校企合作、“千企联百校”活动,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打造区校合作3.0版,继续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鼓励支持村和社区留地发展,壮大集体经济。鼓励支持乡镇街道之间、村和社区之间整合资源要素,发展“飞地经济”“共享经济”。

(四)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做大做强先进制造业。加快实施先进制造业发展三年规划,培育一批龙头骨干企业,支持中船重工等冲刺百亿企业。对接全省“一芯两带三区”区域和产业布局,精准谋划和实施电子信息、智能制造、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高精尖产业项目。实施新一轮技改工程,支持科峰传动、稳健医疗、索菲亚等企业技术更新改造、扩产扩能。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精准推动“个转企”“小进规”,全年新增规上企业10家以上。实施“万企上云”,新增省级两化融合示范企业5家。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支持黄商“内延外拓”,加快阿里菜鸟黄冈仓和生鲜食品加工中心建设,做大做强黄商品牌。发挥万达、中商等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拓展城市商圈,活跃夜市经济和假日消费市场。激发汽车、家电消费潜力,稳定房地产市场。积极发展总部经济、楼宇经济,有序发展金融保险业,支持发展文化创意等新兴服务业。服务推进一类口岸建设,着力扩大对外贸易。加强城乡商贸服务体系和专业市场建设,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激活农村消费市场。继续实施地标优品“十进一出”,积极参与大别山地标优品博览会,扩大节会经济成果。

推进健康文旅融合发展。积极对接省大健康产业布局,推动省级医用防护物资生产储备基地建设。围绕药食材、食品加工、健康医养、文旅体等领域,加快延伸产业链,补齐产业短板。开工建设蓝城黄州雅园康养文旅小镇项目,推动医养结合、健康养老。支持遗爱湖创建5A景区,服务推进东坡赤壁景区改造,加快推进陈潭秋故居景区、飞鸿滑草等项目建设,推动全省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继续办好各级各类特色节庆活动。

(五)合力提升中心城市品质

服务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围绕“两新一重”,服务“三智三城”智慧黄冈建设,基本实现中心城区5G全覆盖。服务黄黄铁路、江北铁路、地下管廊等重大项目建设,加快联通呼叫中心、军粮配送中心等项目建设进度,完成江北一级公路改造升级,服务推进南湖大道改造,开工建设G347陶巴一级公路,加快推进江北美丽公路经济带建设。

助推城市功能完善。加快周顶湾三期、铝业片区、红卫万家咀片区和新桥片区等重点棚改项目建设。加强公用停车场和充电桩建设。加强城区易涝点改造和应急处置。打通城区“断头路”。继续推进黄州商城综合整治。持续做好控违拆违。推动社区综合服务中心试点建设,打造15分钟社区生活圈。加快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推进城区26个社区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支持白潭湖“四区一城”建设,打造高品质城市新中心。扎实开展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持续推进市区人口聚集。继续实施老旧小区电梯更新维修。坚持点片结合,投入资金1.5亿元,改造十大片区共95个老旧小区。坚持先功能后提升,着力解决道路不通、排水不畅、私建乱占、消防缺失、房屋安全等老百姓关注的痛点堵点问题,解决水电气等老百姓生活不便的问题,因地制宜建设小景观、小广场、小休闲等,提升老旧小区配套功能,切实增强广大居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推进区域治理现代化。全面完成“双创”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全国试点建设任务。坚持工程化创建,加快推进56个重点创卫项目建设。完成西湖街道办事处筹建工作。加强完善社区治理服务体系,全力抓好第二批全省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示范点建设。深化“三社联动”机制,打造黄州社工品牌。深入推进城市基层小区治理,逐步实现物业型小区“三个全覆盖”。加强老旧小区后续管理服务。打赢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收官战,实现“六清”目标。抓好“七五”普法末期迎检,健全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巩固拓展禁毒工作成果,完善长效管理机制。推进“雪亮工程”,构建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加强防汛抗旱、森林防火、消防等工作,提高应急救援和防灾减灾能力。全面实施安全生产能力建设,打通城市生命安全通道,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加强“疫后综合症”矛盾纠纷化解,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提升生态环境质量。严守耕地保护、开发强度和生态保护三条红线,扎实做好生态修复、环境保护、绿色发展“三篇文章”。加快推进叶路洲全域国土综合整治。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建设制度体系,加快创建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深入落实长江经济带“雷霆行动”“四个三”重大生态工程,推进长江“清砂”专项治理,加快最美长江岸线示范段建设。创建绿色工厂、绿色园区和绿色供应链,推进绿色机关、绿色(村)社区建设,新增绿化面积5000亩以上,打好城市建设绿色发展三年行动收官战。严格落实长江禁捕。严禁非法捕杀和交易野生动物。

(六)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推动农村产业深度融合。加快编制全区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大力实施农业产业现代化和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重点加快叶路洲蔬菜产业园建设,争创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和省级蔬菜产业示范园。健全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做好生猪保供稳价。培育提升特色农产品基地,发展壮大黄州萝卜、叶路大蒜等地标优品,推进黄州特色小香葱种植开发。坚持“一村一品”,大力发展苗木花卉、水果蔬菜、特色养殖。依托中粮、伊利、月果老等龙头企业,将产业链延伸到田间地头,加快发展智慧农业、数字农业、信息农业。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力争涉农电商交易额突破3000万元以上。支持建设新型农场,积极发展田园采摘、共享农庄、民宿经济。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加大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力度,培养引进一批创新型、专业技能型人才。新签约能人回乡项目50个以上。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建设高标准农田2万亩。实施下杨凌港引水工程,惠及面积4000亩以上。全域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完成农村公路提档升级57公里、美丽农村公路建设80公里和通塆组公路维修改造80公里,启动幸福水库环库旅游路建设。加快推进巴河白潭湖水系连通、长河(禹王、堵城)段治理、军岭和江咀崩岸治理,全面启动李家洲崩岸治理和幸福水库生态治理工程。加强“厕所革命”污水运维中心管理,推进农村污水管网连接连通。加快建设“一湾一口”清水塘。加快推进44个村农村饮水安全户网改造,让广大城乡居民共享健康安全、质优价廉的生活用水!

塑造良好乡风乡貌。完成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任务,加强农村建房规划管理,启动4个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加快19个整治村建设。实施“擦亮小城镇”行动,提升“三镇一乡”集镇人居环境,推进堵城创建国家卫生乡镇、陶店创建省级卫生乡镇。加快路口、陶店、陈策楼3个乡镇垃圾中转站建设,重点推进10个试点村垃圾分类。抓好路口镇行政村布局调整试点,推动全区行政村布局调整。推进政府公共服务下乡进村入户,着力提升乡村治理和基层服务能力。深化平安乡村、法治乡村建设,倡导移风易俗,塑造文明乡风、淳朴民风、良好家风。实施古树名木、古村遗址传承保护行动,让乡村保持乡土气息、重塑田园风光、留住乡愁记忆。

(七)增强改革开放新活力

深入推进各项改革。完善市区一体发展体制机制,对接落实市委、市政府支持黄州区加快发展现场办公会议定事项。建立常态化合作机制,争取市级新区园区、投融资平台更大力度支持黄州区发展。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推进“三去一降一补”。全面完成农村不动产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加快“数字政府”建设。推进财税改革,优化财政资金配置,严格控制新增财政性支出。深化街道管理体制改革。整合公有养老资源,统筹推进分区分片养老改革试点。全面推进惠民殡葬改革,加快建设架子山殡仪服务中心、烽火山殡仪馆和公益性公墓。持续深化民兵调整改革,加强国防动员建设。

加快区域协同发展。全面融入武汉城市圈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服务黄冈临空经济区起步区建设,助推燕矶长江大桥、顺丰培训中心和生活中心建设,积极引进航空物流、供应链服务、医疗健康等产业,着力打造临空产业集聚区。加强与武汉东湖高新区空间规划和产业布局对接,合力推进武鄂黄黄协同发展。服务临港新城建设,加快推进巴河特大桥建设,持续推进黄团浠一体化发展。

着力优化营商环境。坚决落实中央、省、市优化营商环境各项措施,积极推进纪委监委“护航行动”,最大限度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加速“一门全办、一网通办、一事联办、一次办好”。强化土地、人才、资金等要素保障,帮助中小企业渡过难关,实现持续发展。继续实施“四进”服务,促进复工复产复市复业。坚持和完善重点项目、“四上”市场主体包保服务制,做到“有呼必应,无事不扰”。

(八)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完善社会保障。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支持企业稳岗就业,发展吸纳就业能力强的产业,鼓励返乡就业创业,加强困难家庭、失业人员、转岗职工和退役军人的就业帮扶。全面推进全民参保计划,确保退休人员待遇稳定发放。坚决整治拖欠农民工工资行为。加快医保统筹全覆盖。推进住房公积金扩面提质。健全“三留守”人员关爱服务体系,完善城乡特殊群体救助体系。推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落实退役军人优抚安置政策,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

打造教育强区。继续优化城乡学校布局,完成扬鹰岭小学建设,推进区实小万福校区建设,启动区理工中专改造,力争全年新增义务教育阶段学位2000个以上,加快消除“择校热、大班额”。深入实施教育体制改革,全面建立“学区制”,推进中小学“区管校聘”,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完善学前教育体系,开展小区配套幼儿园治理,规范幼儿园办学。深化高中课程改革和中小学课堂改革,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繁荣文化事业。以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为契机,建立健全以群众需求为导向的公共文化服务模式和服务体系。完成四个社会事业项目主体工程和区级百姓剧场改造。加强历史文化街区、禹王城遗址、革命遗址遗迹等保护,创建“中华诗词之乡”“中国楹联文化区”,“黄州牌子锣”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加快推进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申报。加强文艺创作,打造1至2个文艺精品。

建设健康黄州。持续抓好“健康黄州十大行动”,加快全民健身中心、残疾人康复中心和老年活动中心建设,提升健康服务能力,倡导全民健身。加强食品药品监管,争创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区。完善城乡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应急管理体系,健全重大疾病和传染病防控救治体系,加强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硬件设施建设,加快启动市中医医院迁建、区疾病控制中心建设,完成传染病区改扩建。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坚决防止登革热疫情发生。巩固医共体改革成果,开展新一轮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做实做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推进解决城乡居民看病难、看病远、看病贵。持续加强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不断提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质量。普及急救知识,开展专项技能培训。

(九)建设人民满意政府

牢记使命,忠诚为民。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和区委决策部署,确保政令畅通、令行禁止。抓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转化,从严从实抓好政府系统管党治党工作。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坚持发展成果人民群众共享,重点把政策向民生聚焦,把服务向民生覆盖,把资源向民生倾斜,带着深厚感情和强烈责任感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

依法行政,秉公用权。加大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力度,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全面完成法治政府建设目标任务。坚持党的领导,依法接受区人大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主动接受区政协民主监督,积极回应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高质量办好人大议案、建议和政协提案。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深化政务公开,不断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和群众满意度。

担当有为,奋发进取。加大实绩导向考核力度,严格执行《黄州区2020年度乡镇(街道)和区直单位领导班子综合考核工作办法》。狠抓政府执行力建设,以全民抗击疫情的决心和勇气,知难而进、迎难而上,努力把全区发展的大事要事、广大群众关注的难点堵点,一件件的干成干好、干出实效。

正风肃纪,清廉从政。持之以恒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实施细则,驰而不息整治“四风”,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严厉整治文山会海、痕迹主义,严格控制监督检查,减少报送材料报表,给基层腾出更多时间精力抓落实。政府带头过“紧日子”,大力压减非刚性、非急需、低效无效支出。加强廉洁政府建设,把“严”的主基调长期坚持下去,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自觉接受纪律监察监督,加强审计监督、司法监督,严肃查处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行为。

各位代表!实干收获希望,奋斗创造未来。让我们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团结一心,克难奋进,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而努力奋斗!

附部分用语说明

“两不愁三保障”: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

“擦亮小城镇”:《湖北省“擦亮小城镇”行动实施方案》提出,以乡镇建成区为主要范围,以加强统筹谋划、整治乡容镇貌、整治环境卫生、整治城镇秩序、提升设施功能、提升风貌特色、提升管理水平为主要任务,建设一批舒适宜居、各具特色的美丽城镇。

“四好农村路”: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农村公路。

“五级联通”: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改革,黄州区政务服务外网已实现省、市、区(县)、乡、村“五级联通”。

“四个社会事业项目”:新建区委党校、区档案馆、区图书馆、区司法业务用房。

“四早”:早发现、早隔离、早报告、早治疗。

“四集中”:集中患者、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

“四进”行动:进企业、进项目、进农村、进社区帮扶攻坚行动。

“四上”企业:现阶段我国统计工作实践中对达到一定规模、资质或限额的法人单位的一种通俗称谓。包括规模以上工业、有资质的建筑业和全部房地产开发经营业、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和住宿餐饮业、规模以上服务业法人单位。

“四类人员”:确诊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疑似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无法明确排除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可能的发热患者,确诊患者的密切接触者。

“六稳”: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

“六保”: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

“五个一批”: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

“六个精准”:扶贫对象精准、措施到户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因村派人(第一书记)精准、脱贫成效精准。

“四个不摘”: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

“四大攻坚行动”:实施水质提升、空间管控、小微水体治理、能力建设等四大攻坚行动。

“人才新政22条”:市委、市政府《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 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的若干意见》提出7个方面22条举措,涵盖人才引进、培育、流动、激励、评价和领导体制等多个环节。

“智汇黄州十个一百”:区委、区政府提出,从2018年起,用五年时间,滚动式引进培养100名党政人才、100名领军人才、100名企业家人才、100名专业技术人才、100名高技能人才、100名创新创业新经济人才、100名村(社区)后备干部人才、100名回乡创业乡村振兴人才、100名城市社会工作者人才、100名新型职业农民人才。

“飞地经济”:指两个相互独立、经济发展存在落差的行政地区打破原有行政区划限制,通过跨空间的行政管理和经济开发,实现两地资源互补、经济协调发展的一种区域经济合作模式。

“共享经济”:指整合线下的闲散物品、固定资产、劳动力、教育医疗资源等,各自以不同的方式付出和受益,达到共同获得经济红利的目的。

“一芯两带三区”:省委提出的“一芯驱动、两带支撑、三区协同”区域和产业发展布局。“一芯驱动”,大力发展以集成电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端成长型产业,培育国之重器的“芯”产业集群;“两带支撑”,以长江经济带、汉江生态经济带为依托,以沿线重要城镇为节点,打造长江绿色经济和创新驱动发展带、汉随襄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带;“三区协同”,推动鄂西绿色发展示范区、江汉平原振兴发展示范区、鄂东转型发展示范区竞相发展。

“万企上云”:省政府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全省新增上云工业企业3万家,培育国内领先的平台服务商3至5家、工业互联网平台10个,打造50家上云标杆企业。

“十进一出”:进餐桌、进商超、进展会、进加油站、进网站、进景区、进银行、进院校、进商会、进机关和对外出口。

“两新一重”:新型基础设施、新型城镇化及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

“三智三城”智慧黄冈:《智慧黄冈总体规划(2020-2024年)》提出,通过五年努力,将黄冈打造成为“三智三城”的智慧黄冈建设总体目标,即服务智享的宜居城、产业智慧的创新城、设施智能的数据城。

白潭湖“四区一城”:打造新发展理念试验区、产城融合集聚区、湖滨生态宜居区、体制创新示范区和“互联网+”智慧城。

“双创”:即创文创卫,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提升国家卫生城市水平。

“三社联动”:黄州区社区党建围绕“服务”做文章,深入推进社区“服务再造工程”,构建了社区党组织、专业社工、社会组织“三社联动”服务体系。

“三个全覆盖”:小区党组织、业主委员会和物业管理服务全覆盖。

“六清”目标:指线索清仓、逃犯清零、案件清结、伞网清除、黑财清底、行业清源等。

“雪亮工程”:以各级综治中心为指挥平台、以综治信息化为支撑、以网格化管理为基础、以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应用为重点的“群众性治安防控工程”。

“四个三”重大生态工程:省委、省政府提出,从2018年起,用三年时间推进“厕所革命”、精准灭荒、乡镇生活污水治理和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四项重大生态工程。

“三去一降一补”:即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

“三留守”: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人。

“学区制”:对辖区范围内的中小学义务教育学校进行分片划区式管理,通过“捆绑”机制,实现强校和弱校共同发展,达到义务教育均衡化。

“区管校聘”:对全体公办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和校长实行县(市、区)级政府统一管理,统一定期流动到县(市、区)域内的义务教育学校任教任职,将教师和校长从过去某学校的“学校人”改变为县义务教育系统的“系统人”,目的是大力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健康黄州十大行动”:实施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健康知识普及行动、公共场所健康监测与消毒行动、农贸市场整治行动、交通出行健康安全行动、工作学习场所防护行动、病媒生物防制行动、心理健康促进行动、健康饮食倡导行动、无疫创建推进行动等十大行动。

“四风”: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