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乡村看小康】袁家铺村:陶袁路通“桃源”

一头接袁家铺村,一头连陶店乡。这条近6公里的“四好农村路”有个简单的名字——陶袁路。

一头连106国道,一头接江北公路。这条不足6公里的四好农村路不简单——它是连接城乡的“致富路”“产业路”“民心路”。

枣树被红红的果儿压弯了腰,由青变黄的橙子正孕育着甜蜜,火龙果棚里一片紫色傲立枝头……9月27日,踏上黄州区陶店乡袁家铺村“四好农村公路”陶袁路,一路果蔬飘香,处处洋溢秋收的喜悦。

一条看得见财富的路

2012年,黄州区陈策楼镇人陈新利回乡创业。在外打工多年的他,想建观光农业园。

陈新利综合地理、地力优势,最后选定落户陶店乡袁家铺村,成立了百蔬源合作社。

观光农业,胜在新奇。陈新利另辟蹊径“南果北种”流转100余亩土地种植了火龙果。一种果子,不足以建立长久的新鲜感,随后,他又种植了冬枣、橙子、桑葚等特色水果。

2018年种下的香橙不久前第一次挂果,因为品相好、水分足、香甜可口,不用到市场找销路,已经被上门采摘的游客抢购一空。

“我家的果子从来不卖,都是顾客自己上门采摘。”说起自家种的果子,陈新利自豪地说。依靠便利的交通,每到果子成熟季的节假日,来百蔬源采摘、休闲游的人络绎不绝,实现了年均产值100多万元。

陈新利走出一条“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特色水果之路。

谈起发展,陈新利已有规划。“小目标,今年要调整种了7年的火龙果地。远目标,努力扎根在这片土地里。”他说,想种出高品质的水果,必须要有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方式;要成为新型职业农民,必须紧跟时代步伐。

“陶袁路周边有6大市场主体,15个小市场主体。”袁家铺村党支部书记赵志剑说,近年来,黄州大力发展以果蔬产业为主的现代农业,打造了以百蔬源、嘉裕、春阳、常志森、金葡萄以及恒金等基地为核心的袁家铺产业园。

一条望得见幸福的路

撒下大网,捞起的是一网网活蹦乱跳的基尾虾。9月27日凌晨两点,进货的车一路顺畅地开到养殖水池边,袁家铺村民周海峰也开始了他新的一天。250多公斤的基尾虾装货运走,天还未亮,他回家补了个回头觉。

一盆排骨汤,两盘时令蔬菜。中午,周海峰惬意地享用着妻子做的家常饭。

两个人,两菜一汤,荤素搭配;老婆孩子,热炕头。这是以前跑工地的周海峰想也想不来的幸福。

2017年以前,搞工程的周海峰与妻子分居两地,孩子、老人居住在村里很少顾得上。

2017年,周海峰应村干部邀请回乡创业。从未养过水产品的他,回乡创立了益翔专业合作社,流转130多亩水面养鱼养基尾虾。

“交通方便。”说起为何选择回乡创业,还敢选择自己不擅长的行业时,周海峰表示,就冲路通物流方便这一点。

为了能兼顾陪伴家人和赚钱,他努力钻研水产养殖技术。3年多来,他养的鱼虾卖到了黄石、鄂州、黄州等商超、菜市场,家庭年收入超50万元。

“不仅能和家人在一起,还比以前赚得多一点。”周海峰表示,水产养殖与包工程比资金回笼快。虽然前期投资300万元到目前还没回本,但他有信心做好做优。“流转合同是签了25年,未来我会一边学技术一边做好产业。”

9月27日11:00,村民袁细桃从百蔬源合作社采完火龙果,正赶着回家做饭。她是周海峰的母亲,利用农闲在百蔬源打工,已经是第7个年头了。

今年66岁的袁细桃除在百蔬源打工,还种了一点水田。“两个儿子都不让我干活,但我一生做惯了,一歇就不舒服。等我做不动了,肯定是要他们养着的。”袁细桃说,目前身体健康,能自己养活自己,没给儿孙添负担,她感觉这是她目前最大的幸福。

家门口创业赚钱是周海峰的幸福,身体健康同时还能自己养活自己是袁细桃的幸福。这条“四好农村路”提升两代人的幸福感。

一条走进村民心中的路

“草长起来了,有专人割;温度高了,有专人洒水;路面脏了,有专人清洁。”赵志剑介绍,村里安排了5人管养路。每年路的维护费、卫生费十几万元。

“政府把路修好了,我们要用好、管好、运营好。”回忆起陶袁路的修路历程,赵志剑坚定地说。

2006年,村里为村民进出方便,在原有的乡村小道的基础上,加固路基修整出一条较宽乡道。这条路就是“四好农村公路”陶袁路的雏形。

2011年至2016年期间,袁家铺村进驻几家市场主体。路面不堪重负,破败不已。2016年,借精准脱贫项目,陶店乡袁家铺村开展了道路修复、硬化工程。

2019年,为更好地服务市场主体发展需要、提高居民生活水平,陶袁路从3.5米宽拓至5.5米宽。

“扩路没有一个村民扯皮。”赵志剑说,尝到修路带来的甜头,袁家铺村村干部、村民充分认识到一路通,百业兴的道理。

周海峰等市场主体老板们自费建路,打通陶袁路与市场主体之间的“最后一公里”。

“以前,赵家潭湖区没有像样的路,相隔的潭之间都是小路,大车根本过不去,养殖户的饲料进不来、水产品出不去。”村副书记孙金安介绍,2019年,村“两委”研究改善赵家潭湖区道路现状时,村民代表决议,一致同意对赵家潭湖区道路进行改造。

今年5月,整合扶贫资金120万元,黄袁线通往赵家潭建起宽5米的乡道。现在路通了,大车、小车都能进得来,运输也方便了。仅袁家铺村在赵家潭有600多亩精养鱼池,每年租金就能为村集体经济创收30多万元。还吸引来了投资6亿元的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

路通,财通;路好,发展好;路顺,幸福提升。“四好农村路”成为推动袁家铺村乡村振兴发展的重要支撑和保障。

(作者:记者马艳明 何皎月 刘明振 刘含芳 通讯员喻红强 洪东生)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