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琴诗》里的禅理

苏轼是我国北宋时期杰出的诗词家。尽管当时印刷业还十分落后,但据文献记载,他一生创作的诗词作品,流传下来,仍有1700多首。苏轼一生坎坷,仕途困厄,但仍百折不屈,乐观向上。这固然有诸多因素影响,但其中佛家思想对他的影响,尤其是分不开的。他的佛家思想,浸透到他的大量诗词里,使这些诗词作品,充满了禅意,同时也使这些诗词,更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和人生意义。如他游庐山,在西林寺墙壁上留下的著名《题西林壁》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他在黄州写的《琴诗》,同样是一首广为世人传颂的名诗。兹以此诗为例,解其内涵,探其要义,明其禅意,以供借鉴。

一、创作背景

琴诗并叙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

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苏轼《琴诗》,是他来黄州第三年所写,其诗《并叙》曰:“武昌主簿吴亮君采,携其友人沈君十二琴之说,与高斋先生空同子之文、太平之颂以示予。予不识沈君,而读其书,如见其人,如闻十二琴之声。予昔从高斋先生游,尝见其宝一琴,无铭无识,不知其何代物也,请以告二子,使从先生求视之。此十二琴者,待其琴而后和。元丰五年闰六月。”苏轼有《别黄州》诗,纪昀评:‘(此首)婉转亲切,薄而不弱。’”由此可知,苏轼谪居黄州有四年之久。黄州,虽然是苏轼贬谪之所,无“签书公事”之权,但此处却使他在文学创作上,取得巨大成就,达到巅峰,成为文学巨匠,从而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崇高的地位。正如他《自题金山画像》中说:“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黄州的贬谪生活,使他的躯体得到了磨练,心灵受到了洗礼,人格得到了升华,黄州历练了他,也成就了他。他在黄州所创作的大量文学作品,既给黄州人民留下一笔丰硕的精神遗产,同时,也是他四年多黄州生活真实的印证。而《琴诗》乃其一也。

二、设问的妙用

据丁梅注中引用,纪昀曾评此诗:“此随手写四句,本不是诗,蒐(sōu通‘搜’)辑者强入集,千古诗集有此体否?”丁梅注:“其实,这首诗好就好在为以前的诗集又增一体,当是苏轼的独创。这是一首颇具特色的哲理诗,以其敏锐的思考启迪着古今读者的心智。”此注是颇有见识的。苏轼的诗词中,有不少这样的哲理诗。这反映了他对事物、对人生、对各种际遇的深入思考。并以诗词的形式表现出来,以引起世人的思考,给人以启迪。

此诗亦是如此。诗人先通过一个假设,一个设问,向人提出琴声与匣子的关系,让人思考美妙的音乐,与琴的联想;接着又是一个假设,一个设问,向人提出琴声与指头的关系,引人思考美妙的音乐,与人(指头)的联想。不妨说,这里的假设,是引人思考的一个铺垫;而设问,则引人进入思考,是启迪读者智慧的一把钥匙。设问,作为一种修辞手段,有它特殊的作用。对此,不少修辞学家多有论述。如“设问就是在阐明观点之前,有意先提出问题,以引起人们注意和思索的一种修辞手法。”郑远汉先生也认为“设问”就是在“讲明事理之前,先虚设一个疑问。一般称之为‘设问’。”尤其是在“诗歌里设问”,其作用能“曲折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有时还显得含蓄,引人联想。”朱祖延先生在研究了大量的古代文献之后,认为这种修辞手法,在古代先贤的写作过程中,早就能熟练地运用,他说:“为了启发人们的思考,说话人往往在阐明自己的观点之前,故意先提个问题,以引起听话人的注意,然后再由自己来回答,以导入所要说的主题。”有时“为了加强语气,设问时也常用疑问的形式来表示确定的意思,即用反面的问题来激发出正面的答案。有人也管这叫做反诘或激问。”朱先生在他其著作里,便引用苏轼《前赤壁赋》中一个疑问句作为例句:“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由此可见,苏轼的《琴诗》,则是以诗的形式,运用设问手法的一个典型例句,译成现代汉语即是:

假如说,琴声是从琴上发出来的,那么,这琴放在匣子里,又为何发不出声音呢?假如说,琴声是源自弹奏者的手指上,既是如此,那为何不就在您的手指上去听呢?

诗人没有正面回答。显然,这提问的背后,只能引人去作深入的思考。思考的结果是什么?诗人也没有直接告诉世人,但是,只要读者反复诵读诗句,反复品味这“疑问”的本身,便会得出一些答案。而这答案,便隐含在诗的哲理中。这便是作者的艺术构思、作品的艺术魅力所致。

三、隐含的禅理

初读《琴诗》,根据诗的提问,让人首先会想到两个问题:一是如果说琴声源于琴,那将它放入盒中为何不响呢?二是如果说琴声源于手指,那为何您的手上听不到美妙的声音呢?于是,便会引人提出一个问题:这美妙的琴声,到底从何而来?

由此,我们可得出一个基本结论:任何一件事情的发生与发展,都不是孤立的,都是由多个因素相辅相成的。比如这琴声,没有琴,就无法听到美妙的琴声;没有手,您也不会听到悦耳的琴声。

若由此再深入地思考下去,会让我们得出更多的启示。一曲美妙琴乐的传出,所要涉及的因素,显然是很多的。若从琴的角度而言,概而言之,它至少涉及到两个因素:一是制作琴的介质的优劣,或言材料的好坏;二是琴制作者的技艺高低。两者都会影响琴乐的效果。若从人(指头)的角度而言,概而言之,大抵也可涉及到三个因素:一是操琴者的技艺,二是操琴者的情感,三是操琴者所处的环境。当然,还有其他因素,都会影响一曲琴乐的艺术效果。

由此我们会想到,一曲美妙的琴乐,是一个有机整体的组合,而这个整体的组合,是由若干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因素而构成的。乐曲、琴指、操琴者的情感、操琴者技艺与琴本体等诸多因素,彼此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皆是缺一而不可的。它们之间,只有达到高度的融合,完美的谐调,才会奏出一曲美妙的琴乐。由此可知,它们之间存在着水乳交融的紧密联系。

若从哲学的角度来看,唯物辩证法认为,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就是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的矛盾双方的联系。因此,这首《琴诗》所揭示的哲理,就是琴、琴指、琴声三者间的矛盾关系。倘若将操琴者包括在内,那么,操琴者的情感、操琴者的技艺与琴、指间的和谐关系,还可看作是事物的内部矛盾(即常说的内因)和事物的外部矛盾(即常说的外因)之间的关系。前者是琴乐产生的依据,后者则是琴乐产生的条件,两者之间,显然是缺一而不可的。

概之,这琴声,乃是主观和客观的完美统一,乃是主观意识和客观事物,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作用而发生的感应和交流。

有人认为,这首《琴诗》里,充满了禅意,蕴涵着禅机,给人以启迪。因为在佛家看来,人世的一切,都是因缘和合而成。也就是说,事物与事物之间,只是由于发生了某种联系,才得以存在。即所谓的缘起生灭说。缘起一刹那,因缘和合。因为缘起,然后才有琴声。琴声是琴与琴指,两者相互作用的结果。这就表明刹那之间,缘起而得出琴声,因缘和合。若从聚散角度而言,聚则成为琴声,聚则奏出美妙的琴声,散则琴是琴,指是指。当琴与指,不发生作用时,便无琴声的产生;当琴与指发生作用时,奏出的便是琴声。聚则缘生,散则缘灭。

四、结语

苏轼的《琴诗》,以佛偈形式,倾吐了他对人生的深入思考。起承转合四句诗,两对假设,两对设问,寓答于问,向世人提示,要奏出一曲悦耳动听的琴乐,单有好琴,或单有妙指,都是不可能奏出美妙的乐音的。换言之,即便有了一具高质地的好琴,或单有了高超的弹奏技艺,或操琴者拥有崇高的情感,都是不行的。这就启示人们:一个人,或任何人、任何事业的成功,都是客观条件和主观能动性,两者相互结合的结果。细品此诗,我们发现,这首千古名诗,充分表现出了诗人探究事物真谛的浓厚兴趣,也显示出诗人那可贵的朴素的辩证思想。即便纪昀评点此诗“本不是诗”,但我们读来,仍觉得这是一首写得天真活泼,机趣横生的好诗。因为此诗,能引起我们读者深深的思考,并给了我们深深的启迪,从而去体悟我们的人生,体悟我们的生活。

(作者系黄冈职业技术学院教授)


来源:湖北黄州历史文化学会

编辑:李梦露

编审:尹宏伟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